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申请人在缴纳申请费后,审批机关将对植物新品种申请进行初步审查。初步审查的内容包括:
(一)植物属或种是否属于植物品种保护名录列举的范围;
(二)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
(三)是否符合新颖性的规定;
(四)植物新品种的命名是否适当。
申请人在申请植物新品种所有权时,应向审批机关提交书面申请文件。申请文件可以通过面交或通过邮局寄交的两种方式提交。如果选择邮寄方式,必须使用挂号邮件。无论是面交还是邮寄,申请文件的表格和纸张都不得撕破、揉皱或折叠。口头、电话、实物等非书面形式办理的手续均被视为无效。
只有同时具备以下三个要素,才构成对植物品种的侵权:
(一)必须存在侵害行为:如果有人以商业目的生产销售受权品种,并且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与已获得品种权的品种所记载的特征特性完全相同,就构成了对该品种的侵权。侵害行为导致品种权人失去可能获得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或者导致品种权人财产损失。
(二)必须是违法的侵害行为:除了存在侵害行为外,该侵害行为还必须是违法的。因为并不是所有侵害行为都被法律视为侵权行为。例如,他人为了科学研究和实验目的而使用受权品种、农民自繁自用受权品种、强制许可实施受权品种等,虽然也给品种权人造成了损失,但不属于侵权行为。
(三)侵害人必须有过错:从法律角度来看,构成侵犯植物品种权的行为,侵害人必须有过错。过错可以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况。故意是指明知故犯、故意冒险,构成侵权;过失是指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侵害,盲目行事,构成侵权。尽管两者的主观动机不同,但客观效果相同或相似,都属于侵权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对于故意和过失以及过失的轻重,应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区别对待。
知识产权是指基于创造成果和工商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在中国,知识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其中专利权和商标权也被称为工业产权。知识产权的权利人依法享有对作品、发明、商标、地理标志、商业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客体的专有权利。侵犯知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请大家阅读下面的文章了解有关知识产权法包括内容的知识。工业产权包括专利、商标、服务标志、厂商名称、原产地名称、制止不正当竞争,以及植物新品种权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等。知识产权的实质是把人类的智力成果作为
一是个人执行其单位的任务或主要是利用其单位的物质条件,包括资金、设备、场地、繁殖材料及技术资料等所完成的育种属于职务育种,品种权属于其单位。非职务育种的品种权应属于完成育种的个人。二是委托育种的品种权的归属应由委托方与受委托方的合同确定,如没有合同约
植物新品种保护也叫“植物育种者权利”,同专利、商标、著作权一样,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形式。完成育种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授权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品种权所有人许可,不得为商业目的生产或者销售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不得为商业目的将该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