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广告法 > 广告法法规 > 小米涉虚假宣传被罚,新广告法虚假宣传如何处罚

小米涉虚假宣传被罚,新广告法虚假宣传如何处罚

时间:2020-05-25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5541
在电视上我们能看到各种手机广告,都有一定的夸张程度,这不,小米涉虚假宣传被罚,新广告法虚假宣传如何处罚。下面手心律师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欢迎阅读!

【案情简介】

北京时间9月16日消息,2013年,梁先生在小米公司官网看到小米手机2及其相关配件在售,其配置的广告语宣称:“机体握感坚持亚洲人最佳的手持体检”、“智能天线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比主流快一倍”、“MIUI是当前最好的Android定制系统”等。梁先生称自己信以为真,便于当年1月12日在小米官网以2299元和30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台小米手机2和一张高清手机膜。6天后,他收到了购买的产品。

但梁先生称,在之后的使用中,自己所购买的小米手机经常在非使用状态下自动重启,几次安装的程序也全部丢失。网络查询后梁先生发现,许多消费者也反馈了类似问题。

经咨询朋友后,梁先生认为小米手机2的广告是虚假宣传,小米公司构成欺诈消费者,遂将小米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退回购物款并召回所有涉案的产品,并向梁先生进行书面道歉、赔偿误工费、交通费、律师费等请求。

法院认为,梁先生自2013年1月购买手机至起诉时已超过两年时间,无客观证据证明涉案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梁先生也无法证明他存在的实际损失。

法院认为,本案中,小米公司夸大产品效果确有不当,但宣传用语上的瑕疵并不能认为是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而且小米公司交付的手机产品的型号、硬件配置、技术参数等信息与广告宣传词一致。法院认为,梁先生作为一个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理性人,对其购买的产品应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在购买的过程中未尽到合理的谨慎义务。因此,梁先生要自行承担购买行为的相应后果,与小米公司的行为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因此,法院一审驳回了梁先生的诉讼请求。梁先生不服上诉,广州中院也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律说法】

广告行政违法不等于民事欺诈

广州中院的法官何海涛表示,小米公司夸大的广告词并没有达到“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标准,虽有不当的部分,但仍不足以成为消费者轻信其“最好”的理由。而小米公司交付的涉案手机、具体配置与其广告词中提到的一致,只是在广告词中对于产品配置描述进行了过分的夸张。之后,小米公司也对这些不当的广告词进行了撤除、替换。由此可见,小米公司并无通过虚假广告欺诈消费者的预谋。而梁先生作为消费者,仅凭借小米公司对其产品的广告词就做出购买的意思表示,没有尽到谨慎判断的义务。因此,梁先生需要自己承担购买意思导致的后果,与小米公司的广告行为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基于上述情况,法院认为本案中小米公司并没有故意欺诈的行为。

法官认为,不当的广告宣传行为不等于欺诈行为,广告违法同广告欺诈间存在情节轻重之分的区别。判断是否构成“民事欺诈”应当从三方面去考察:一是存在欺诈行为,二是存在欺诈故意,三是受害人的错误意思表示与欺诈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因此,法官认为,虽然工商行政部门对小米公司发出了《责令改正通知书》,认定其广告行为违法,但行政违法与是否构成民事欺诈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电视新闻节目中插播广告是否违法?

    电视新闻节目中插播广告的法律问题。律师解答指出,如果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播出实质为广告的内容而未注明广告标记,使消费者产生误解,则违反了法律规定。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并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违反广告法相关规定者,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将有权进行处罚。

  • 用了极限词需要赔偿消费者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关于使用极限词的规定。广告中禁止使用的极限词如“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若使用这些词汇侵犯了消费者利益,广告主需对消费者进行赔偿。法律规定了广告不得使用的各种情形,包括涉及国旗、国歌、军徽等内容的广告,以及虚假广告

  • 培训行业的代言问题

    培训行业的代言问题,强调了代言人需要遵守广告法的相关规定,广告内容不能对升学、考试等作出保证性承诺,不能暗示与考试机构有合作关系,也不能利用科研单位等机构的名义作推荐证明。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虚假广告的一些特征,如宣传治愈率、发布国家暂不准发布的疾病、

  • 虚假宣传化妆品功效如何定罪

    销售的化妆品存在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根据情节的轻重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可能罚款、吊销营业执照,如果造成了消费者的损失,则需要进行赔偿。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属于发布虚假广告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处罚。

  • 客户投诉工商虚假宣传怎么处理
  • 欺诈性经营行为会受到民事处罚吗
  •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表决通过:刷单最高罚2百万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