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6月5日。它的确立反映了全球各国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作为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并采取行动的重要媒介之一,世界环境日在推动全球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和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了“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口号。这次会议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全球范围内讨论环境保护的会议。
出席会议的113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名代表建议将会议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中国代表团积极参与了上述宣言的起草工作,并在会上提出了中国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经过周恩来总理审定:“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同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建议,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并确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要求其机构以及世界各国政府和团体在每年6月5日前后举行各类保护环境和反对公害的活动。此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还在这一天发布有关世界环境状况的年度报告。
燃煤锅炉单位和印刷公司违法排污的案例。燃煤锅炉单位未按规程加碱导致二氧化硫排放超标,被处以罚款并责任人被行政拘留;印刷公司未运行废气净化设施,直接排放印刷废气,同样被罚款并责任人被行政拘留。两个案例都强调了企业需遵守环保法规,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的重
第四十八条: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或未达到国家要求的处罚
关于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或未达到国家要求的处罚、拒报或谎报环境噪声排放申报事项的处罚等一系列与环境噪声相关的违规行为的处罚规定。对于各种违规行为,如擅自拆除或闲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未缴纳超标准排污费、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等,文章都给出了具体的
环境污染罪的性质、立案标准以及最新情况。环境污染罪是危害公共卫生的一种罪行,侵害的法益是环境资源。其立案标准包括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等情形。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显示,近年来因污染环境被逮捕的人数不断增加,各地检察机关也在积极处理环
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主要授予检察院、环境行政机关、环境团体或个人等主体。在欧美国家,检察院被视为有资格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当然主体,而中国的地方立法和司法实践也认可了检察院作为原告的身份。然而,检察院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只能进行有限的事后救济,其监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