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案第六条规定,省级政府可以在本法规定的税额标准基础上上浮应税污染物的适用税额。然而,有些常委会委员和地方、部门、企业认为适用税额直接影响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按照税收法定原则,应对上浮适用税额的上限或幅度进行规定,以避免地区间税负差异过大。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后,建议对草案相关规定进行修改。首先,在本法所附《环境保护税税目税额表》中直接规定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税额幅度,限定为最多10倍。即大气污染物每污染当量的税额范围为1.2元至12元,水污染物每污染当量的税额范围为1.4元至14元。其次,规定应税污染物的具体适用税额由省级政府在本法所附《环境保护税税目税额表》规定的税额幅度内提出,并报同级人大常委会决定,再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草案第十三条规定,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50%的,减半征收环境保护税。然而,有的常委会委员和地方、部门、企业认为应当根据减排的幅度确定更多档次的税收减免,以更好地激励企业减排。实践中,一些地方已经根据减排幅度实行了多档减免政策。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后,建议增加一档税收减免的规定。将上述规定修改为: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30%的,减按75%征收环境保护税;低于50%的,减按50%征收环境保护税。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经研究认为,保留“环境保护税法”的名称有利于今后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并为相应的税制改革留出空间。据此,建议对本法的名称不作修改。
《环境保护法》与侵权责任的相关内容。文章指出,环境污染物排放单位需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污染物的危害,并接受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对于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排放单位需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同时,《环境保护法》还规定了限期治理的责任和行政责任,包括罚款、责
船舶发生海难事故时如何减少海洋污染范围的问题。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在发生海难事故导致海洋环境污染时,有权采取强制措施避免或减少污染损害。对于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行为,将受到警告和罚款等处罚。
工业废水中多种有害物质排放的浓度标准,包括汞、镉、六价铬等多种重金属元素以及pH值、悬浮物等的水质参数。对于每种物质,都规定了最高容许排放浓度,并对特定工业废水情况做出了详细说明。此外,还提到了造纸、化纤浆粕和制革等特定工业废水的生化需氧量及化学耗氧
农业野生植物保护项目的合同范本,涉及项目名称、委托单位、承担单位、保证单位、协作单位等基本信息,以及项目的目的、预期目标、实施地点、技术路线、主要内容和考核指标等。合同还明确了经费概算、参加人员和任务分工以及共同条款等内容。合同旨在保护农业野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