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电力法 > 电力供应与使用 > 可中止供电的情形具体有哪些

可中止供电的情形具体有哪些

时间:2024-11-11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6454
可中止供电的情形具体有哪些?

供电企业中止供电的法律依据和条件

根据《电力法》的相关规定,供电企业在以下情形下可以经批准中止供电:

危害供用电安全、扰乱供用电秩序、拒绝检查者

如果电力用户的行为危害供用电安全、扰乱供用电秩序或拒绝接受检查,供电企业可以中止供电。

拖欠电费经通知催交仍不交者

若电力用户拖欠电费并经过催告通知后仍不履行支付义务,供电企业可以中止供电。

受电装置经检验不合格,在指定期间未改善者

如果电力用户的受电装置经过检验不符合标准,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进行改善,供电企业可以中止供电。

用户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超过标准,以及冲击负荷、非对称性负荷等对电能质量产生干扰与妨碍,在规定限期内不采取措施者

如果电力用户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超过标准,或者其冲击负荷、非对称性负荷等对电能质量造成干扰和妨碍,并在规定的期限内不采取相应措施,供电企业可以中止供电。

拒不在限期内拆除和增用电容量者

如果电力用户拒不在规定的期限内拆除或增加用电容量,供电企业可以中止供电。

拒不在限期内交付违约用电引起的费用者

若电力用户拒不在规定的期限内支付违约用电引起的费用,供电企业可以中止供电。

违反安全用电、计划用电有关规定,拒不改正者

如果电力用户违反安全用电和计划用电的相关规定,并拒不进行改正,供电企业可以中止供电。

私自向外转供电力者

如果电力用户私自向外转供电力,供电企业可以中止供电。

此外,根据《电力法》的规定,在以下情形下供电企业可以不经批准即可中止供电,但事后应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不可抗力和紧急避险

若发生不可抗力事件或紧急避险情况,供电企业可以不经批准中止供电,但需事后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确有窃电行为

如果确有电力用户存在窃电行为,供电企业可以不经批准中止供电,但需事后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供电企业中止供电的法律责任

根据《电力法》的规定,供电企业在符合中止供电的实质条件和程序条件的情况下采取中止供电行为,无论给电力用户造成多大损失,供电企业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中止供电的目的在于保护电力设施和电能的安全,确保供用电秩序的正常进行。如果不中止供电,电力企业的利益可能会受到实际损害或威胁,同时无法体现《电力法》对电力设施和电能实施保护的基本原则。

因此,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供电企业采取中止供电的行为是合法的,即使此举给电力用户带来了损失,供电企业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