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责任公布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的收支状况,并接受监督。同时,该法律明确禁止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对于侵占、挪用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的行为,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尚不构成犯罪,将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1.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
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根据省或国务院征用土地批准文件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在征用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内以村为单位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内容包括:
如果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见或要求举行听证会,应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提出。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应研究相关意见,并在必要时举行听证会。如果确需修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进行修改。
2. 报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将公告后的土地补偿、安置方案,连同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的意见及采纳情况报市、县人民政府审批。
3. 批准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市、县政府将征求意见后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并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并交由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4. 土地补偿登记
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应当在征用土地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土地承包合同)到指定地点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如果未按期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补偿内容将以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调查结果为准。
5. 实施补偿安置方案和交付土地
按规定支付征地补偿安置费,被征地单位和个人按期交付土地。土地补偿费归集体支取,由村委会代表领取。具体分配方案由村民大会讨论决定,依据村民民主议事规则,经过2/3以上多数通过即可。
安置补助费归土地承包人,由承包人直接领取补偿费。青苗补助费和地上附着物补助费归青苗和地上附着物所有人,由所有人领取补偿。
村委会在征地补偿款管理方面的法律责任。村委会如挪用贪污征地补偿款,将受到贪污罪的处罚。文章还阐述了农村征地补偿款的分配原则,包括民主议定和合法性原则、平等原则以及权利与义务相一致原则。村民自治必须在民主和法治的轨道上发展,保障每个成员的权益。
征地补偿标准的构成及项目,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附着物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具体标准和金额由市、县政府根据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来规定,包括确定土地被征用前平均年产值的方法,以及在必要时增加安置补助费以确保农民原有生活水平的补偿原则。
根据全国各地标准参考值,供农民征求意见参考的林木补偿标准如下:杨、柳、榆、槐树林木补偿费根据年限不同,平均每亩补偿1200元至3600元;柞树林木补偿费根据年限不同,平均每亩补偿1200元至6000元;红松林木补偿费根据年限不同,平均每亩补偿120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的法律依据,征地鱼塘需要按照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倍至十倍进行补偿。平均每亩补偿金额为13.8万元,补偿包括鱼塘所占土地的补偿费、安置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和鱼塘附属设施配房的补偿费。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