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导致劳动者遭受损害的,应当向劳动者进行赔偿:
用人单位在招用劳动者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在劳动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
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了无效劳动合同或部分无效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侵害了女职工或未成年工的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原劳动部1995年5月颁布的《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三条的规定: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规定,导致劳动者收入损失的,应当支付劳动者本人应得工资收入,并额外支付应得工资收入的25%作为赔偿费用。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规定,导致劳动者失去劳动保护待遇的,应按照国家规定补足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津贴和用品。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规定,导致劳动者遭受工伤或者医疗待遇损失的,除了按照国家规定提供工伤和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劳动者相当于医疗费用的25%作为赔偿费用。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规定,导致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的,除了按照国家规定提供治疗期间的医疗待遇外,还应支付相当于其医疗费用的25%作为赔偿费用。此外,还应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其他赔偿费用。
职业病鉴定期间工资的计算方法。在诊断、观察期间,工资标准依据诊断结果确定。劳动者未患职业病时,应保证其病假工资标准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80%。若确诊为职业病,观察诊断期间应支付停工留薪期待遇,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此外,用人单位需按《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公司不支付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申请劳动仲裁及要求赔偿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扣留劳动者工资,如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电话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包括要求单位补缴社保、支付
劳动争议案件的管辖法院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对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的确定,应重视劳动者的劳动履行地,并以劳动者工资的收到地作为劳动合同的履行地,这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试用期内口头解雇的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解雇劳动者需证明其不符合录用条件,并需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口头解雇若无相关证明则无效。同时列举了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情形,用人单位可根据这些情况解雇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