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的规定可知,村民委员会是出于公共利益的需求,通过民主选举方式成立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主要协助人民政府调节民间纠纷、维护社会治安,并将村民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反映给人民政府。同时,村民委员会在征地拆迁事项中,面对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需要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才可办理,主要包括宅基地的使用方案、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分配方案以及村民会议认为应当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此外,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可知,土地补偿费的收支情况应当向被征地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的成员公示,并接受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监督。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通过截留、挪用、侵占或者其他形式非法使用土地补偿费。
由上述可知,村委会全部截留当事人补偿款的行为属于明显的违法行为。那么当事人是否可以直接就该事项提起行政诉讼呢?
前些年,由于村委会并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导致其不适格做行政诉讼被告,一旦权益受到侵犯的被征收方起诉至人民法院,也会由于被告主体不适格而被裁定驳回起诉。然而,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的出台,如果村民对村委会依照法律法规或规章的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的行为不服的,可以以村委会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的。这一规定不仅规范了村委会的行为,同时也为受到村委会侵犯,权益受损的村民提供救济的途径。
同时,新出台的《监察法》也将村委会纳入了监察范围,即根据第十五条:“监察机关对下列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监察:……(五)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由上述可知,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村委会若违反相关规定,滥用职权、侵犯被征收人权益的,被征收方有权就该行为向监察委员会举报。
家庭拆迁纠纷的解决方法。首先需掌握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征收与补偿的流程和执行标准。家庭成员间若有分歧,可通过家庭内部协商或寻求专业法律援助解决。如认为拆迁行为违法,可提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另外,介绍了农村房屋拆迁中的人头费相关问题,包括其定义和补偿方
拆迁纠纷是否属于行政案件的问题。根据中国的行政诉讼规定,拆迁纠纷属于行政纠纷,应提起行政诉讼而非民事诉讼。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房屋拆迁双方的法律行为,包括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取得方和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两方参与。纠纷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乌当区拆迁纠纷的费用问题。费用根据财产标的额确定,涉及诉讼需缴纳诉讼费。拆迁纠纷可通过协商或诉讼解决,如提起诉讼,需提交民事起诉状并缴纳相应费用。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与拆迁方谈拆迁补偿的流程,包括规划管理部门通知、拟定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听证等环节
征地拆迁,有的人会因为征地拆迁补偿而使生活富裕起来,但大部分被征地农民却会因征地拆迁失屋失地,补偿款被村委会克扣、截留,甚至不发,农民权益遭到巨大损害。通常,征地补偿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这里面,安置补助费、青苗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