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民事侵权精神赔偿 > 法律对人身伤害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有哪些局限性

法律对人身伤害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有哪些局限性

时间:2025-02-15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8179
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这里的赔偿损失,主要就是指精神损失的赔偿,这是我国法律首次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可,这一规定突破了传统民法理论,确认了精神损害的金钱赔偿制度。它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个重大进步,是先进的民法理论战胜陈旧落后的民法思想的一个重大胜利。但是,我国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不完善的,主要是没有确立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精神上、心理上的痛苦或恐惧的慰抚金赔偿制度,尤其是没有建立人身伤害精神赔偿制度,因而不能发挥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全部功能。为了弥补立法的缺陷,有学者提出,民法通则第119条先后2次出现的“等费用”的内容,可以理解为该“费用”适用于人身伤害案件中的精神损害赔偿。但是,司法实践应严格依照法律和司法解释,对法条的任何扩展性解释,都要审慎,因此立法时的疏漏,也应通过立法予以弥补与完善。

现行立法对人身伤害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一、现行法律的规定

近年来,我国对人身伤害精神损害赔偿的认识逐渐加深,立法也有所调整。目前,现行法律和法规主要包括以下规定:

  1. 199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外海上人身伤亡案件损害赔偿的具体规定(试行)》规定了涉外海上人身伤亡案件中的伤残安抚费和死亡安抚费,承认了精神损害赔偿的存在。然而,该规定仅适用于涉外海上人身伤亡事故。
  2. 1992年国务院颁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了残废者生活补助费和死亡补偿费,这是对人身伤害精神赔偿的重要突破。但该法将残废赔偿金包括在残废者生活补助费之内,不合理;而死亡补偿费低于残废者生活补助费,不公平。此外,该法是否适用于其他侵害生命权的情况,尚无明确规定。
  3. 1992年通过的《产品质量法》将人身伤害的精神损害赔偿范围扩展到产品缺陷造成的伤害。然而,该法未确定具体的赔偿计算标准,并存在将残废赔偿金包括在残废者生活补助费之内的问题。
  4. 1993年通过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首次明确了残废者生活补助费和残废赔偿金,确认了残废赔偿金作为残废者精神损害赔偿的一部分。然而,该法仅适用于消费领域,对其他一般人身伤害的精神损害赔偿尚无明确规定。
  5. 1995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规定了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并确定了具体的赔偿标准。然而,该法仅适用于国家赔偿的场合,不能适用于其他人身伤害侵权行为的场合。
  6. 对于工伤事故中的人身伤亡,1996年劳动部颁发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规定了伤残抚恤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等,具有一定的精神损害赔偿性质。

二、现行立法的局限性

尽管现行法律对人身伤害精神损害赔偿进行了一定的规定,但存在以下局限性:

  1. 现行法律仅适用于造成残废和死亡的侵权行为,对一般人身伤害和侵害身体权但未造成人身伤害的情况下的精神损害赔偿尚无明确规定。
  2. 不同法规规定的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严格限制,导致其他民事领域的人身伤害得不到精神赔偿,造成不公平现象。
  3. 对残废和死亡的精神损害赔偿标准不一,同样的伤害结果在不同领域的赔付数额差异很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司法公正。
  4.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根据刑法第36条规定,民事赔偿仅限于经济损失,否定了刑事领域人身伤亡的精神损害赔偿。然而,交通肇事案件中肇事方除了承担刑事责任外,还要承担残废补助费和死亡赔偿金的精神损害赔偿,超越了刑法规定的范围,造成法律之间和审判实践之间的矛盾。

鉴于以上局限性,为了保护法制的统一性和司法的公正公平,应通过修改民法通则或以立法、司法解释的形式扩大人身伤亡的赔偿范围,确立精神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数额标准,建立我国完整的民事领域(包括刑事附带民事领域)的人身伤亡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侮辱罪是否能提精神损害赔偿

    侮辱罪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被侮辱罪的被害人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等因素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当侵权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时,法院可判决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数额的确定涉及多个因素,如侵权人的过错程度、行为方式、造

  • 2020江苏省精神损害赔偿标准

    江苏省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赔偿数额应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手段、后果、获利情况、经济能力和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通常不超过五万元。文章还介绍了离婚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精神痛苦、直接财产损失和间接财产损失等。

  • 行政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行政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当行政机关等侵犯受害人的人身权并造成严重后果时,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赔偿义务机关需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 离婚损害赔偿与夫妻间侵权损害赔偿

    离婚损害赔偿和夫妻侵权损害赔偿在我国婚姻法中有所区别。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因夫妻一方的严重过错行为导致离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夫妻侵权损害赔偿是指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过错侵害对方的人身、财产权利而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由于离婚损害赔偿的

  • 诽谤他人的赔偿标准
  • 解析职业病赔偿流程指南
  • 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方式与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