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过节在微信里抢红包本是一件欢乐的事情,可家住海淀区的王老汉和刘老太却因为抢红包在微信群内被谩骂,憋了一肚子的气。后未能就此事达成和解,老夫妇一怒将对方起诉至法院,要求对二人停止侵权、删除相关发帖、消除影响、在该微信群内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各200元。日前,海淀法院受理此案。
王老汉和刘老太起诉称,2016年元宵节前,由原在某县插队老知青为主组成的微信群内兴起抢红包活动,他们两口子也参与其中。由于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开始只会抢不会发,引起金先生和郭先生不满。他们从2月20日早上开始,用极其肮脏、恶毒、下作的语言对夫妇二人进行漫骂、侮辱、嘲弄和攻击,历时三天。
王老汉和刘老太称并不是不想发红包,而是一时不会,没掌握技巧,当时王老汉在做歌曲创作,腾不出工夫研究,刘老太也不会。等20日下午王老汉写完了作品,再一琢磨就会了,当天就回发了红包。但金先生和郭先生并没有收手,21日又对刘老太大肆攻击。在这一过程中,王老汉和刘老太为了维护群内朋友过年的氛围始终未回敬一句。
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它为人们自尊、自爱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我们有权利用自己良好的声誉获得更多的利益,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有权在名誉权受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二人认为,金先生和郭先生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二老的名誉、形象和尊严,侮辱了他们的人格,也严重地影响了王老汉的歌曲创作,影响范围波及京陕两地。其无端受辱,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导致常常失眠、头痛、头晕、胸闷。金先生和郭先生应当对此承担责任。
环境侵害中的精神损害问题,包括其定义、赔偿方式和确定赔偿的因素。文章指出精神损害包括愤怒、恐惧等情绪,赔偿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等。确定赔偿时,应综合考虑侵害人及受害人的各种因素。尽管我国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法律法规较少,但随着法治建设
侮辱罪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根据相关规定,被侮辱罪的被害人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等因素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当侵权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时,法院可判决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数额的确定涉及多个因素,如侵权人的过错程度、行为方式、造
行政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当行政机关等侵犯受害人的人身权并造成严重后果时,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赔偿义务机关需采取措施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离婚损害赔偿和夫妻侵权损害赔偿在我国婚姻法中有所区别。离婚损害赔偿是指因夫妻一方的严重过错行为导致离婚,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夫妻侵权损害赔偿是指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过错侵害对方的人身、财产权利而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由于离婚损害赔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