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网络人格权 > 网络暴力维权指南

网络暴力维权指南

时间:2023-12-21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8442
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肖像权,一些人发现自己的图片在网络上大肆运用,且是在不经过自己同意的情况下。面对这种网络侵犯自己肖像权的情况,许多被侵权者现在都会通过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的权益。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相关知识。

网络肖像侵权的追责对象

网络肖像侵权的追责对象主要包括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是指提供网络服务的机构或个人,网络用户是指利用网络服务进行侵权行为的个人或组织。

一、法律规定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二、网络用户的责任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时,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导致损害扩大,网络用户将与被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

三、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如果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却未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制止,也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四、侵权行为的客体

网络肖像侵权的客体主要包括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和财产权等。网络肖像侵权是指以网络为媒介,未经被肖像人同意,擅自使用其肖像或者以肖像为基础进行虚假宣传、商业推广等侵权行为。

五、网络肖像侵权的归责原则

网络肖像侵权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过错责任是指在侵权行为中,侵权人的主观故意或过失是确定责任的依据。根据过错责任原则,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网络用户在网络肖像侵权中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打击网络暴力行为

    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打击网络暴力行为。文中指出,网络用户的侵权行为需负民事法律责任,包括转发谣言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行为。同时,应扩大刑法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规制范畴,并应对网络暴力事件采取措施。具体措施包括构建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完善的网络言论应急疏

  •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制作何种信息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根据法律规定不得制作的信息类型,包括反对宪法原则、危害国家统一和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宗教政策、散布谣言、宣传淫秽暴力、诽谤他人等。同时,经营单位和上网消费者也不得进行危害信息网络安全的活动,如故意制作传

  • 未成年网络暴力判刑标准

    网络暴力可能涉嫌侮辱罪或诽谤罪,一旦构成这两种罪行,可能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如果发生网络暴力,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追究施暴者的法律责任,并要求获得民事赔偿。《刑法》第246条规定了侮辱罪和诽谤罪的具

  • 网络暴力立案标准怎么认定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暴力行为,捏造事实对他人名誉权进行诽谤的,情节严重就会构成刑事犯罪,可以立案追究刑事责任。第二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 网络暴力致死怎么判
  • 网络暴力有哪些侵权行为
  • 受到网络暴力应如何维权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