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网络人格权 > 转发侵权内容不能免责

转发侵权内容不能免责

时间:2020-05-25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8454
东西不能乱吃,话也不能乱说,微信也不能乱转发。否则一不留神可能就会惹上名誉侵权的官司,不要以为这是危言耸听,只是为了提醒大家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论行为,避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烦。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肯*基状告十微信公众号名誉侵权获赔60万元,同时分享名誉侵权确定管辖的知识,请大家仔细阅读。

案件:

肯*基使用6个翅膀8条腿的“怪鸡”“烤熟的鸡肉有活蛆”前段时间在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的说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也让肯*基不胜其扰,最终选择将十个微信公众号告上法庭。日前,市人民法院对这起名誉侵权案件作出一审判决,这十个微信公众号所隶属的三家公司不仅面临着60万元的赔偿,还需要在腾-讯、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的新闻版块进行赔礼道歉。

“我朋友的父亲是某银行的一个高层领导,他有幸参观了肯*基的养鸡场,发现每只鸡有6个翅膀8条腿,身上全被插满管子……”在这篇文章当中,采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相结合的叙事方式,伴随着设问、反复、对比的修辞手法,并配上网图,通过“他人对肯*基厂真实的探访,客观地披露肯*基厂的内幕”,以及作者自身的“思考”、“评价”,最后加上夸张的标题——《昨晚刚发生的,现在事情严重了才播出来,赶紧通知家人吧!!》,指出肯*基所供应的鸡肉食品不仅为激素鸡,而且为没有毛和多个翅膀、多个腿的“怪鸡”。

由于不堪网络谣言的困扰,肯*基一纸诉状将三家公司的10个涉嫌造谣的微信公众号告上法庭,并要求共计350万元赔偿。肯*基认为,6个翅膀8条腿的“怪鸡”,“烤熟的鸡肉有活蛆”,这些耸人听闻的字眼,极大地刺激了公众的神经,破坏了肯*基的品牌形象。

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三被告在并不确定文章所写事实是否真实的情况下,对涉案文章中多处存在凭空捏造的事实,以及诋毁、诽谤肯*基商业信誉、产品声誉的言辞,采取置之不理态度,存在明显的过错,已经构成侵权,直接造成原告社会评价降低和严重的人格损害,进而导致财产利益的损失。最终,法院判决三被告在主流门户网站新闻版块首页的显著位置赔礼道歉,并酌情确定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60万元。

律师说法:

转发侵权内容不能免责

肯*基作为知名法人,其名誉权受法律保护的范围较普通人而言会有所限制,特别是涉及公共利益的,法人应该尊重公众对其产品质量或者服务的批评性意见。这种批评或者评论必须是公正的,即引用的事实必须为公开传播的事实,而不能是凭空捏造的虚假的事实,评论的内容不能有侮辱、诽谤等有损他人人格的言辞,评论的目的是公益性的,而不能有主观的目的。

在这三起案件当中,十个微信公众号转发涉案文章并非是出于公共利益关注食品安全,而是为了吸引更多社会公众的兴趣,对发布的文章进行阅读,以便在阅读后对注册公众号进行订阅、添加、关注,从而达到扩大微信公众号及公司知名度的目的。而纵观全文,以讹传讹、移花接木、虚构事实的方式对肯*基品牌进行恶意评论的行为早已超出公正评论的范畴,相关评论也早已超出公正评论的范围,且并非善意,对肯*基的品牌及产品构成严重侵权。

“转发”是否承担同等侵权责任

三被告也不约而同地在答辩中提出涉案文章为“转发”而非原创。首先,涉案文章之前已经频繁出现在网络上并通过网站、论坛、贴吧、博客、微信公众号等传播媒介广泛传播,其转发涉案文章纯属提醒及娱乐公众的目的且未对文章进行修改;其次,关于文章内容是否真实,对肯*基的“怪鸡”的传言真假自身无法辨析,并不存在恶意侵权的故意;最后,当得知文章内容虚假后,也及时进行了删除,并没有造成严重影响。

对此,原告则不予认可。三名被告作为文章的发布者并非文章的原创作者,其未对相关内容进行核实,也并未亲眼见到图片所展示的内容。三被告在微信公众号中转发涉案文章,未尽注意义务,虚构了事实,并使用了侮辱性的词语,已构成名誉权侵权。

涉案文章仅为网络传文,三被告对文章中明显存在诽谤、侮辱性的言辞视而不见,并多次转发的行为存在明显过错。此外,所转发的文章中也未披露其为转发,被告在选择、发布、转发时是存在希望涉案文章能够被社会公众广泛传阅、认同的故意,并造成了数十万人阅读的严重后果。

名誉侵权确定管辖:

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侵权行为实施地一般指报刊的印发地和传阅地。侵权行为结果地包括受侵权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住所地。这样规定无论被告抑或原告住所地的法院都有管辖权,只由原告选择了。

名誉侵权原则

名誉权纠纷法院应否受理:

(一)有关机关和组织编印的仅供领导部门内部参阅的刊物、资料等刊登来信或者文章引起的名誉权纠纷,法院应否受理;

(二)机关、社团、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分发本单位、本系统或者其他一定范围内的一般内部刊物和内部资料所载内容引起的名誉权纠纷,法院应否受理;若所载内容引起名誉纠纷的,法院应受理,并按上述规定认定是否名誉侵权。

(三)新闻机构转载作品,当事人以转载者侵害其名誉权起诉的,法院应当受理,并按上述规定认定是否名誉侵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上名誉侵权报警的合法性

    网上名誉侵权报警的合法性。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民名誉权受到侵犯时,受害者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文中详细列举了涉及名誉侵权的法律条文,包括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的相关规定。行为人若侵犯他人名誉权,可能会受到法律制裁。

  • 网络对传统隐私权的冲击及新的侵权形式

    信息网络技术对个人隐私权的威胁以及网络空间中隐私侵权的情形。网络隐私权涉及个人在网络上的行为和信息,具有客体扩大化和数据化的新特点。非法收集利用个人数据、非法干涉监视私人活动、网络黑客的破坏活动以及擅自泄露他人隐私等行为严重侵犯了个人隐私权。

  • 经典电视剧片段的模仿表演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经典电视剧片段的模仿表演是否构成侵权行为。模仿行为不构成侵权,而侵权指的是侵犯他人名誉、版权等权益的行为。对于涉及版权的问题,根据《著作权法》规定,模仿表演若没有获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将可能构成侵权行为。表演者的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包括身份保护

  • 侵犯商标权的行为及其理解

    商标侵权的定义以及具体的行为表现,如未经许可使用注册商标、销售假冒商品等。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商标侵权的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对于商标侵权行为,应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同时消除影响并恢复名誉等。行政责任方面则包括责令停止侵权、没收销毁侵权

  • 网络传播信息的法律责任
  • 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打击网络暴力行为
  • 名誉损失费赔偿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