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运营商对用户隐私权的侵害
时间:2023-10-30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网络运营商与网络用户隐私权保护
一、从某网管软件说起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上网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必备工具。然而,互联网的不可控性导致了侵权信息的增加,因此网络运营商应承担监管义务和责任,同时享有相应的权利。网络运营商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网络的监管,即所谓的“网管”。然而,如果网络运营商滥用或不当使用网管权,将侵害网络用户的隐私权。某网络运营商最近开发了一个“网络接入认证管理系统”,其中一个主要功能是对用户端进行实时“抓屏”和监控,即网络管理员可以随时监视和摄录通过该系统登录在线的用户和计算机的屏幕显示内容。尽管该系统有助于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有可能防止网络信息侵权行为,但这种做法无论对个人用户还是单位内部用户来说,都构成了对隐私权的侵害。
1. 单位用户的隐私权侵害
对于单位用户来说,该认证系统的监控功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它可以实时监控本单位员工在工作中使用计算机的情况,为岗位设置、考核和人员配备提供依据。然而,由于计算机的特点和应用的普及性,个人专用的单位计算机中存在私人领域、私人信息存储和部分私人活动,而单位默许了这种情况。因此,对这些计算机进行实时“抓屏”和监控就构成了对员工隐私权的侵害。单位可能会辩称,员工在工作期间不得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实时监控仅限于上班时间。
2. 个人用户的隐私权侵害
个人用户对于该认证系统肯定会强烈反对,因为个人上网属于私人活动和个人隐私,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干涉和侵害。网络运营商可能会辩称,对网络进行监控是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隐私权的概念及其法律保护
一、隐私权的概念
隐私权是一项公认的独立的人格权,最早由美国法学家路·斯·沃伦和布兰达·沃伦于1890年提出。隐私权是指自然人所享有的一种不愿或不便他人获知或干涉的私人信息的支配和保护的人格权。隐私权的主体是个人,不包括法人,因为隐私权的目的是保护自然人的自由和人格尊严,而法人的“隐私”属于商业秘密。只有在自然人存活时才享有隐私权,死者没有隐私权,因为随着自然人死亡,其个人利益随之消亡,无法维护自身利益,并且死者没有权利能力。由于权利主体与客体的一致性,死者不能成为隐私权的主体。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是必要的,但过度的网络监管会侵害用户的隐私权。为了保护网络用户的隐私权,我国应建立直接保护隐私权的制度,防止网络运营商滥用或不当使用网管权。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络运营者非法出售信息怎么办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网络运营者非法出信息的,由管理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追究刑事责任。违反本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并处
-
网站披露儿童个人信息如何处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儿童或者其监护人发现网络运营者收集、存储、使用、披露的儿童个人信息有错误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予以更正,并按网络安全法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依修正案,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方可追究刑事
-
网站发现儿童信息丢失应如何处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网络运营者发现儿童个人信息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泄露、毁损、丢失的,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补救措施;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立即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并且告知监护人。不法分子可能利用你的个人信息,进行违反犯罪活动,你可能不
-
网站未删除儿童数据会被计入信用档案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网站该当删除儿童个人信息而未删除的,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如果被追究法律责任的,会被记入信用档案,并予以公示。第二十条 儿童或者其监护人要求网络运营者删除其收集、存储、使用、披露的儿童个人信息的,网络运营者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删除
-
网站停止运营,已收集的儿童信息怎么办
-
网站披露儿童个人信息需征得父母同意吗
-
三大运营商个人信息可以往外泄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