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网络人格权 > 如何确定侵犯肖像权

如何确定侵犯肖像权

时间:2025-05-21 浏览: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32949
对于如何确定侵犯肖像权,你知道法律如何规定吗?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可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侵犯肖像权的构成要件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构成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通常应具备两个要件:一是未经本人同意;二是以营利为目的。常见的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包括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进行商业广告、商品装潢、书刊封面及印刷挂历等。

受害人的权利和救济

对于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受害人有权自力制止。例如,他们可以要求对方交出所拍摄的胶卷,除去公开陈列肖像等。此外,受害人还可以依法请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影响或赔偿损失等。需要注意的是,赔偿损失的请求权并不以财产损害为要件。

构成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39条的规定,以下行为应被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以赢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除此之外,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或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

未经同意使用肖像的特定情况

然而,并非所有未经本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的行为都构成侵权。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因社会公共利益,可未经肖像权人的同意而使用其肖像。这些情况包括:(1)使用社会公众人物肖像;(2)为宣传报道而使用参加游行集会、游园活动的人的肖像;(3)旨在行使正当的舆论监督而使用公民的肖像;(4)因通缉犯罪嫌疑人或报道已判决案件而使用罪犯的照片;(5)为肖像权本人的利益而使用其照片;(6)国家机关为执行、适用法律而使用公民的肖像;(7)作为证据而使用公民的肖像;(8)为了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他人肖像。通过以上规定,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了解如何确定侵犯肖像权的行为,并为受害人提供相应的权利和救济。同时,特定情况下的未经同意使用肖像也得到了法律的明确规定,以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权益之间的关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络名誉权的法律法规

    网络名誉权的法律法规。目前中国尚未有具体规定,因此法院会参考普通名誉权法律规定、司法解释等处理相关案件。文章主要介绍了涉及名誉权的相关法律和规定,包括侮辱和诽谤等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方式,以及侵权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受害者可以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

  • 网络名誉侵权是否可以拘留

    网络名誉权的定义及网络名誉侵权责任认定。网络名誉权包括名誉保有权、名誉维护权和名誉利益支配权。对于网络名誉侵权责任,初始作者与传播者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可采取举证责任倒置;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归责原则存在疏忽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和不承担责任或有条件免责原则三

  • 诽谤罪的构成要件

    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包括虚构事实、散布捏造事实、针对特定人以及情节严重等要点。同时,文章也阐述了民事侵权与诽谤罪的区别,并提供了维权的途径。当遇到网上恶意诋毁等问题时,被侵害人可以寻求网站服务提供者的帮助,并咨询专业律师以了解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 隐私权的法律意义和内容

    隐私权的法律意义和内容,包括隐私隐瞒权、隐私利用权等。同时,文章也涉及名誉权、姓名权和肖像权的法律保护。此外,文章指出了人肉搜索维权的困难,如责任主体难以确定、侵权证据难以追溯等。因此,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保护面临诸多挑战。

  • 诽谤罪的立案标准
  • 网络造谣诽谤的立案条件
  • 网络侵害名誉权的赔偿方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