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09年3月,金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李某行为已侵犯隐私权,要求判令被告立即将判决书从个人博客网页上撤销并书面致歉,赔偿名誉和精神损失共计5.2万元。被告李某辩称,将判决书发布在个人博客并未违反法律规定,将判决书上网、让公众易于查询,已成为我国法制改革的一种趋势,既不具有违法性,也不存在损害后果,请求驳回原告诉请。
【评析】
法院审理后认为,本案中在个人博客及其他网站公布的是经法院公开审理的法律文书,该文书信息不但任何公民均可查阅,而且目前人民法院也鼓励将判决书上网,接受社会监督,因此有关判决书的内容不能构成公民的隐私。虽然被告将判决书上网时未作一定技术处理,存在一定瑕疵和过错,但过错程度并未达到侵犯隐私权的地步,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法律界网站提示】
法院宣判时是要公开进行的,无论是否涉及隐私。这实际上意味着法院的判决是被大众知晓的,因此将判决书上网并没有侵犯隐私权。
医生透露病人隐私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民法典》对隐私权的保护
医生透露病人隐私是否构成违法行为以及侵犯隐私权的范畴。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医生透露病人隐私将承担侵权责任。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如非法跟踪、安装窃听设备等。文章强调应积极维护自身隐私权,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
工资条的隐私性质。根据国家和宪法对隐私权的法律规定,工资条作为个人信息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但其是否构成隐私需具体分析。国家行政法规规定了员工工资公开化、透明化的要求,员工对于企业制订工资分配方案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同时,侵犯他人隐私可能涉及刑法规定,如
夫妻间工资条是否构成隐私的问题。工资条被视为私密信息,但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我国法律规定,员工工资不属于隐私,夫妻可约定财产归属。同时,法律保护公民隐私权,非法侵犯将受处罚。
工资是否属于隐私的问题。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规定,工资条属于私密信息,但在特定情况下是否构成隐私需要具体分析。法律同时保护了公民的隐私权,对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