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网络著作权 > 网络著作权的侵权责任

网络著作权的侵权责任

时间:2025-01-12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8599
网络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创作提供了方便,现在作者只要将自己的文章放在网络上,就有可能会被人赏识,很多人也会在网站上面注册成为专业的写手。但是,网络著作权的侵权责任有哪些?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的说法。

网络著作权的侵权责任

1.未经许可,擅自将网络作品通过传统媒体进行传播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将网络作品通过传统媒体进行传播属于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这种行为常见且严重,也是侵权行为的泛滥领域。一般情况下,指的是侵权行为人未经网络作品著作权人的许可,将网络作品整篇或大篇幅通过传统媒体进行传播,例如将网络上的学术论文、博客文章下载后,在稍作整理或混合后发表于刊物、报纸等媒体。

2.未经许可,擅自将传统媒体上已发表的作品通过网络媒体进行传播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将传统媒体上已发表的作品通过网络媒体进行传播也属于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这种侵权方式与前一种方式相反,即网络传播者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将已经在传统媒体上发表的作品通过网络媒体传播出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尤其是网络传播的迅捷性,使得网络媒体在商业信息传播上的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推广,同时也有一些人利用这一特点传播非法信息,例如网络广告、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等。

3.未经许可,擅自将他人网络作品通过网络媒体转载、传播

未经许可,擅自将他人网络作品通过网络媒体转载、传播也构成网络著作权侵权。有学者将此称为网页作品著作权侵权。网页设计的质量以及整体网站的布局、美工和配色对于商业网站来说至关重要。一个精心设计的网页可以迅速提升网站的访问率,进而提高知名度和带来更多的广告收益。制作网络作品需要投入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同时也富有设计人的创新和思想。然而,由于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不强或其他原因,著作权人的网络作品往往被他人擅自转载。即使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由于网络著作权维权存在困难,加之网络侵权行为的泛滥,网络作品权利人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在报刊上刊登或网络上传播的作品,除非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或上载该作品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受著作权人委托声明不得转载、摘编,否则网站转载、摘编作品并支付报酬并注明出处不构成侵权。然而,如果网站转载、摘编作品超过有关报刊转载作品范围,则应视为侵权。

4.网络链接隐形侵权

网络链接是一种能够使用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编辑包含标记指令的文本文件,在不同文档或同一文档的不同部分之间建立联系的网络技术。通过链接,访问者可以方便地访问和浏览被链接文件或网页,从而在不同网站和网页之间进行切换。链接因此被誉为互联网上的导航工具与路标,被认为是互联网最基础和革命性的特征之一。然而,在商业网站上,链接往往会引起侵权问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软件著作权侵权与共同侵权

    软件著作权侵权与共同侵权的关系。软件著作权侵权包括明知和应知两种情况,共同侵权的构成要件包括主体的复合性、意思关联或行为关联以及加害行为与结果的不可分割性。软件著作权侵权人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可能承担连带责任,但可根据具体情况承担相应责任。为了减轻侵权人

  • 网络侵权的类型

    网络侵权的类型,主要包括侵害人格权、侵害财产利益和侵害知识产权三个方面。网络用户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如盗用姓名、肖像、发表攻击性文章、非法侵入电脑等,都属于侵害人格权。同时,通过网络侵犯财产利益,如窃取网络虚拟财产等也常见。此外,侵犯他人著作权

  • 微信发网络图片侵权吗

    微信发网络图片是否侵权的问题,并详细阐述了网络图片侵权的不同形式。包括网页网站侵权、网络上载和下载侵权、网络转载侵权以及P2P下载侵权等。文章指出,未经权利人许可擅自使用或传播他人作品构成侵权,并侵犯了权利人的著作权和数字化权等。同时,文章还提到了网

  • 未经同意转载属于网络侵权吗?

    未经同意转载是否属于网络侵权的问题。任何未经许可使用著作权人作品的行为都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对于信息网络传播权,国务院颁布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加以规定。侵犯著作权的行为需具备侵权事实、行为违法性、行为人主观有过错三个条件。权利人可以根据条例

  • 网络主播唱歌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 网络侵权管辖法院的确定
  • 如何确定网络小说侵权行为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