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网络侵权 > 其他网络侵权 > 网络维权是否合法

网络维权是否合法

时间:2020-05-25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8841
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维权的方式不再向从前一样单一简单,现在有很多的网友在生活中被侵害了权利,都会到网络上进行维权。但是网络维权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呢?下文中,手心律师网小编就通过相关的案例给您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网络维权是否合法

根据法律规定的维权途径当然合法。

相关案例

酒店厨师小王在多次讨要工资无果后,在网络上发表了批评欠薪酒店的帖子,获得社会广泛关注。酒店迅速与小王解决了劳资纠纷。但没过多久,酒店以名誉侵权为由将小王告上了法院。近日,xx县法院受理了此案。

2015年7月,梁平县居民小王被当地一酒店聘请当厨师,今年4月酒店与小王重新签订了时间为一年的书面劳动合同,约定小王的月工资为1400余元。但这之后小王连续三个月没有拿到工资,找酒店交涉也没有结果。今年6月中旬,小王为讨薪采取了封锁酒店大门、堵闭电梯等行为,双方彻底闹僵。

之后,小王以“某酒店风波事件”、“酒店因发不起工资而开除员工”为题,在xx当地某微信平台上发布了两个帖子。一时间,有不少网友跟帖、转帖支持鼓励小王维权。为尽快平息事态,今年6月20日酒店与小王通过协商解除了劳动关系,并结算了工资。

今年7月,酒店一纸诉状将小王告上xx县法院。该酒店认为,小王所发帖子内容纯属虚构,在业界造成了极坏影响,严重侵害了酒店的名誉权和商业信誉,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酒店方要求法院判令小王在某微信平台上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经济损失10万元。小王辩称,他发帖只是讲述了事件真相,内容没有侮辱、贬损酒店言语,不存在对酒店的名誉和商业信誉造成了侵害,请求法院驳回诉求。

Xx县法院审理后认为,酒店起诉小王名誉侵权,应当提供证据证明小王存在名誉侵权的违法行为,但目前的证据只能证明小王将自己与酒店的纠纷发在网上,不能证明他对酒店存在名誉侵权的违法行为。据此,法院一审判决,驳回酒店的诉讼请求。

律师说法

只要实事求是网帖讨薪没问题

律师称,酒店连续拖欠工资三个月,已经违反法律规定。不过,员工采取锁闭大门、堵闭电梯的讨薪行为欠妥,建议员工遇到此类情形应依法向单位所在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

律师表示,员工网上发帖追索工资,行为本身没有多大问题,但是帖子内容须得实事求是,并不得涉及酒店的商业秘密和隐私,否则涉嫌侵犯酒店名誉权和商业秘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络维权的困难与法律保障

    网络购物的便利性与缺陷,以及法律保障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网络购物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购物的便利,但也存在缺陷,容易引起纠纷。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了多项法律保障措施,如三倍赔偿、个人信息保护、七天无理由退货以及消费者维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等,以保护消费者

  • 网络游戏中的维权问题及法律保障

    网络游戏中常见的维权问题及法律保障。包括游戏关服问题、账号被盗和支付账号无故扣费等情况。玩家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报警、与客服沟通、向相关部门投诉等。同时,玩家应准备充足的证据,包括游戏公司开具的证明、公证机构公证的被盗

  • 网络骚扰电话一天了可以报警吗

    网络骚扰电话的问题。个人或单位使用“呼死你”软件进行骚扰是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他人正常生活。遭遇骚扰可选择报警或起诉,但维权困难,因证据难以获取和被告身份难以确定。骚扰电话不构成犯罪,但如果含有威胁恐吓或敲诈内容则可能构成犯罪行为。同时,《治安管理处罚

  • 网络犯罪的特点

    网络犯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网络犯罪主体多元化、年轻化,方式智能化、专业化,对象广泛,手段多样,且具有高互动性和隐蔽性。随着社会的网络化,网络犯罪案件数量不断上升,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文章将初步探讨网络犯罪防控对策。

  • 网络犯罪种类
  • 利用网络电话骚扰他人是否违法?
  • 劳动者被辞退的维权方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