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侵权行为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通过互联网侵害他人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行为。
1. 简单易行性:网络侵权行为的实施相对简单,不需要与现实身份相关联,并且行为人无需具备高深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这使得侵权行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
2. 即时性:与传统侵权行为不同,网络侵权行为的损害后果发生具有即时性。网络侵权不需要传统的载体,只需通过互联网上传,全球范围内的用户都可以访问侵权内容,侵权内容也可以被随意删节、添加、改动,并通过各种链接方式广为传播。
3. 多个责任主体:网络侵权行为涉及的责任主体包括始作俑者、传播者、网络服务商和搜索引擎。确定网络侵权责任的始作俑者困难,传播者数量众多,且被告是否应承担责任也存在争议。
4. 取证困难:与传统侵权行为相比,网络侵权案件的取证困难性增加。网络上的数字化信息具有不稳定性和易变性,对其修改和删除难以发现和鉴别。此外,网络中的证据资源可能因无法归入法定证据形式而无法产生效力。
5. 司法管辖难题:网络侵权案件的司法管辖问题也较为复杂。由于互联网将全球的计算机及其网络连为一体,同一侵权行为往往涉及多个地点,传统的管辖权基础在网络空间中发生了动摇,需要寻找新的管辖依据。
互联网作为全球性的新兴媒体,具有信息传输快速、覆盖范围广泛的特点。因此,网络侵权行为造成的危害后果比传统侵权行为更加严重。一条侵权言论或信息可以在几秒钟内传遍全球,给被侵权人带来的精神打击和经济损失更加严重。
电视台小窗口播放其他电视台或网络节目是否算侵权的问题,指出一般不算侵权。同时,文章详细阐述了网络侵权的定义和特征,包括网络环境的定义、网络侵权的类型以及侵权行为的界定。文章还提到了中国应加快网络立法,制定适应当前司法形势的管辖制度,并介绍了相关司法解
网络曝光是否构成侵权行为的问题。文章指出,依法曝光违法犯罪行为是合法行为,不属于侵权。同时,文章介绍了网络侵权的定义和主体,包括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内容服务提供者和网络中介服务提供者等,并指出这些主体在侵权纠纷中的责任和地位。
网络骚扰和网络暴力的问题。网络骚扰行为本身不构成犯罪,但如果性质恶劣,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可被处以拘留或罚款。对于网络暴力,它混淆真实与虚假,侵犯个人权益,对当事人造成身心伤害,并直接影响其现实生活。同时,网络暴力对网民道德价值观也有影响
网络主播在直播中唱歌是否构成侵权的问题。网络主播的收费表演若未经许可,可能构成侵权行为。然而,由于取证难度大、法院判赔标准低以及著作权集体管理不力等问题,权利人维权困难重重。即使存在版权红利,但直播中的侵权行为依然给作曲人和原唱者带来了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