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商或其他单位要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成为合格的拆迁人,须向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提交以下资料:
市、县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经审查合格,向申请人颁发拆迁许可证,并将拆迁许可证中载明的拆迁人、拆迁范围、拆迁期限等事项以房屋拆迁公告的形式公布在被拆迁房屋所在地。
房屋拆迁公告除了公布拆迁许可证外,还要公布拆迁人向市、县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领取拆迁许可证时提交的上述五项资料文件。
被拆迁人要积极了解拆迁公告中载明的各项内容及附随的上述五项前置批准文件。如果缺少任何一项,被拆迁人可以要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或拆迁人公示。如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或拆迁人无法提供必须公示的文件,则涉嫌违法颁发拆迁许可证。被拆迁人可以向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以保护自己的房屋免遭非法拆迁。
如果拆迁双方无法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申请行政裁决。在我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市建设局。
如果未达成拆迁安置协议户数占项目拆迁总户数的30%以上,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在受理裁决申请前,应当进行听证,对裁决的依据和程序进行公开。双方可以在听证过程中进行答辩。
在裁决过程中,被拆迁双方都有权提出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裁决机关将作出裁决。裁决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
如果您认为您的房屋应按营业用房作价补偿,请在听证或裁决过程中提出该主张。
如何确定房屋是否在“拆迁红线”范围内的方法,包括查看《拆迁公告》或《征地公告》等。公告中应包含征地批准信息、被征收土地信息、征地补偿和农业人员安置等内容。同时,征用土地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包括拟订方案、审查报批、方案公告等步骤。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是其
房屋拆迁的必经程序及相关规定。首先,拆迁单位需申请拆迁许可证,发布拆迁公告,并与被拆迁人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合同。然后,实施拆迁,包括自行搬迁和强制搬迁。拆迁补偿安置合同包括拆迁当事人及基本情况、房屋有关情况、补偿方式金额和时间等内容。此外,文章还涉及特
城市房屋拆迁的相关法规及程序。在拆迁范围内,房屋和土地冻结,不得进行买卖和过户、新建、扩建、改建等活动。拆迁需遵循法律程序,包括获得建设项目批准文件、规划许可证、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等,拆迁人需开设拆迁资金专用账户,领取拆迁许可证后才能实施拆迁,并需发
征地补偿方案的复议程序。被征收人若对征地补偿方案不满意,可申请行政复议或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市、县级政府需及时公告征收补偿方案等相关内容,并重视宣传和解释工作。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流程包括公告、制定方案、征求意见、确定方案、审批及费用管理等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