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委托方的主体资格,主要涉及委托方的营业执照。在确认委托方的营业执照合法性后,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需要核实委托方提供的包装袋、吊牌上标注的企业名称和地址是否与营业执照登记的名称和地址一致。
需要确认以委托方名义与加工方签订合同的人是否有权代表委托方。
对于委托方从加工方购买原料进行加工的业务,特别是涉及巨额金额的情况,需要评估委托方的经济能力和信用记录。
审查委托方的委托加工资格主要涉及商标的合法性。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需要查看商标是否已经获得注册,委托人是否是商标权人。这可以通过国家商标局的官方网站检索来确认。
如果委托人不是商标权人,需要确认其是否已经取得合法的授权。这可以要求委托人提供相关文件来证明。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审查时客户提供的材料可能不可靠,但是一定要保留客户提供材料的复印件备案。
规范的书面委托加工合同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包括委托生产的产品种类、数量和价格。
包括交货时间、地点和方式。
包括验收标准、验收方法和质量要求。
包括商标提供和使用要求。
包括原材料提供方式、规格和质量要求,以及技术资料和图纸的提供和保密要求。
包括运输方式、费用承担和价款支付时间和方式。
包括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式。
严格的委托加工(定牌加工)产品及包装上可以只标注委托方的名称和地址,也可以标注委托方的名称、地址和制造商(加工方)的名称和地址。对于经许可使用他人注册商标的产品,必须标明被许可人(加工方)的名称和地址。
在实际中,如果加工方未经委托方许可,擅自销售带有委托方注册商标的商品,将构成商标侵权行为。如果委托方允许加工方销售带有委托方注册商标的商品,则应签订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并向商标局备案。同时,产品上必须标明加工方的名称和地址。
此外,一些企业可能通过注册外地公司并与本地企业签订委托加工合同的方式,将厂名和厂址标注为外地公司的名称和地址。这种行为具有不正当性,工商部门在查处时可能会否定该委托加工行为的合法性,并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对其实施处罚,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
假冒商品是否构成侵权行为。在中国,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被定性为违法犯罪行为,将侵犯产品的商标权,依法受到追究。根据不同的情况,掺杂掺假、伪造产品产地等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以及吊销营业执照等。情节严重者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如何举报微商虚假宣传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涉嫌虚假宣传的微商。虚假宣传行为包括夸大产品性能、对原材料标示含糊、使用无效许可证、宣称是某品牌的更新换代产品、打着出口转内销等旗号。公民可以通过收集证据、选择投
信用卡过期后钱还进去的处理方法。如果信用卡已经过期且欠款已经还清,银行会受理还款业务,无论是通过续期还是抵消欠款的方式。建议联系银行客服获取准确处理方案。此外,信用卡分期还款期限因银行及分期数而异,需及时足额还款以避免滞纳金和信用记录受损。信用卡和花
过期食品是否属于假冒伪劣产品这一问题。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规定,过期食品可以被视为假冒伪劣商品。相关法律法规对销售过期食品的行为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同时,假冒伪劣产品的法律追诉期限为两年,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