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的规定,以及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的《侵权责任法》,在两者冲突时,新颁布的司法解释将取代冲突的条款。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由于缺乏具体的法律制约,高空抛物行为一直备受关注,并且频繁发生,处理结果也不一致。
200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并决定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相关法规。其中,第八十七条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情况下,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根据这一法规,如果同一楼内的邻居向外高空抛物砸到行人或车辆,无法确定具体责任人时,为了保护受害人的权益,可能加害的居民需共同承担补偿责任。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受害者的权益,但也可能使无辜者受到牵连。如果判定住户均无责任,那么数万元的医疗费和伤残补助费将全部由受害人承担,对其肉体、精神和经济都造成极大伤害。如果追究这些住户的责任,每人负担的费用仅为几千元。换句话说,这条法规的立法本意是通过小的不公平来避免大的不公平。根据国家物权法等规定,高空抛物是违法行为。
在遇到高空抛物情况时,首先应立即向社区所在的物业管理公司报告。如果高空抛物导致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物业管理公司不应完全免责,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应承担一定的补偿责任。因为物业管理公司有管理小区公共秩序和维护区域内秩序的责任。高空抛物行为破坏了小区公共秩序并危害了公共安全,防止此类行为应该是物业管理公司的职责之一。根据法规规定,如果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或财产安全受到损害,应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起货车司机触电身亡的事件。司机老古和老李在驾驶过程中,货车触到高压线导致司机当场身亡。家属向车主王*峰提起诉讼,经过法院协调,王*峰赔偿了死者家属赔偿金等费用。王*峰认为供电部门也有责任,于是将供电公司告上法庭。经过二审判决,供电公司承担30%的赔
高空抛物问题的法律责任和处理方式。当高空抛物未造成人身损害时,可依据相关法律进行行政处罚;若情节严重,将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也讨论了高空坠物砸车时的理赔方式,如能找到肇事者则向其索赔,否则可通过购买机动车商业保险车辆损失险向保险公司索赔。
高空作业需要持有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包括高空作业的定义、证件的获取方式及规定,以及高空坠物责任的判定。高空作业需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取证,证件每三年审查一次,每六年更新一次。高空坠物责任根据物业服务合同、建筑物使用人等的不同情况判定。
被高空坠物砸伤后如何要求赔偿的问题。当高空坠物造成伤害时,施害方应支付受害方的医疗费用、误工费等相关费用。若造成受害者残疾,还需支付残疾赔偿金等。双方无法达成共识时,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建筑物上的物品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应承担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