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污染环境侵权 > 污染环境罪林木死亡多少属于严重污染环境

污染环境罪林木死亡多少属于严重污染环境

时间:2023-11-28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9508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实施,我们知道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而森林又称之为地球之肺,但是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除了日渐富裕的生活之外,还有越来越恶劣的生存环境,对于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行为决不能容忍。下面就和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

污染环境罪的定义和立案标准

一、污染环境罪的定义

污染环境罪是指违反防治环境污染的法律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后果严重,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具体包括违反国家规定,排放有害物质。

二、污染环境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60条的规定,涉嫌污染环境罪的行为应满足以下标准:

1. 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

2. 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他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

3. 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

4. 致使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伤、十人以上轻伤,或者一人以上重伤并且五人以上轻伤;

5. 致使传染病发生、流行或者人员中毒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Ⅲ级以上情形,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6. 其他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

污染环境罪的行为认定标准

一、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认定标准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行为应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

1. 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

2. 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

3. 排放、倾倒、处置含铅、汞、镉、铬、砷、铊、锑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三倍以上;

4. 排放、倾倒、处置含镍、铜、锌、银、钒、锰、钴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十倍以上;

5. 通过暗管、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灌注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

6. 二年内曾因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前列行为;

7. 重点排污单位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排放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

8. 违法减少防治污染设施运行支出一百万元以上;

9. 违法所得或者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

10. 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损害;

11. 致使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十二小时以上;

12. 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他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

13. 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

14. 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五千人以上;

15. 致使三十人以上中毒;

16. 致使三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17. 致使一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18. 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

二、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认定标准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条和第四百零八条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行为应认定为“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1. 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

2. 具有本解释第一条第十项至第十七项规定情形之一。

三、后果特别严重的行为认定标准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和第三百三十九条规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行为应认定为“后果特别严重”:

1. 致使县级以上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十二小时以上;

2. 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一百吨以上;

3. 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十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三十亩以上,其他土地六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

4. 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一百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七千五百株以上;

5. 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一百万元以上;

6. 造成生态环境特别严重损害;

7. 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一万五千人以上;

8. 致使一百人以上中毒;

9. 致使十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10. 致使三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

11. 致使一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并致使五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12. 致使一人以上死亡或者重度残疾;

13. 其他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环境侵权法院取证

    环境侵权案件中法院如何认定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关联性。环境侵权案件的证据收集主体广泛,包括当事人、律师、行政执法机关等。在环境侵权案件中,我国实行“差别待遇”的举证责任原则,原告应收集有关开发建设、排污、污染物浓度和数量等证据,被告应收集不产生、未

  • 电镀厂环境污染罪的处罚方法

    电镀厂因环境污染所犯的罪行及其处罚方法。违反排放规定的电镀厂将面临有期徒刑和罚款,自首可减轻处罚。环境污染事故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处罚标准。在环境污染纠纷处理中,原告无需承担举证责任,诉讼时效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之日起算,由侵权行

  •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中污染者的证据责任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中污染者的证据责任。根据现行法律和规定,原告需证明污染行为和损害存在,被告需证明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无因果关系。污染者需积极取证,包括现场拍照、调查损害原因,并提供科学结论支持其观点。同时,当事人有附随义务,应及时报告污染者并配合取证。

  • 环境污染侵权案件分析

    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成立、被告的抗辩是否成立以及原告的赔偿请求是否可支持。环境侵权民事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只要行为造成损害就要承担责任。被告的污染环境行为存在,原告被诊断出患有急性混合型白血病,因此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被告的抗辩理由不成立,原

  • 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有效性问题
  • 污染环境罪拘捕的条件
  • 污染环境罪立案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