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动物伤人事件时有发生,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作为直接控制人,应当保证动物的安全性。然而,被侵权人的行为介入会对侵权责任的承担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对动物伤人责任进行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78条的规定,饲养动物损害责任是一种无过错责任,即不论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在主观上有无过错,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然而,在被侵权人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可以免除或减轻责任。这是基于公平观念和责任自负原则,是法律的衡平观念和诚实信用原则的体现。因此,只有基于自己之故意或过失而产生的损害才能被视为不可转嫁于他人的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在动物致人损害责任中,被侵权人的一般过失不适用过失相抵原则。这是因为无过错责任的本意在于保护被害人,即使加害人没有过失也要对损害负责。因此,当受害人存在过失时,对其过失的斟酌应当比加害人负过失责任的情形为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法律上的均衡状态。
被侵权人的故意是指行为人预见到自己行为的结果,仍然希望或者放任该结果的发生。故意是一种内在的追求或者放任自己行为造成损害后果的意图,是主观的不良心态。然而,在动物致害的案件中,被侵权人主要存在的过错形态为过失。被侵权人是否存在重大过失应当从动物自身的危险性以及诱发动物危险行为的可能性角度进行评判。
一般来说,家养动物的危险性要相对低于驯养动物,相应的驯养动物实施危险行为的可能性一般也要高于家养动物。因此,被侵权人同样的行为在针对不同饲养动物时,其是否具有重大过失的结论也会有所不同。此外,无论是家养动物还是驯养动物,如果被侵权人实施挑逗、投打等行为造成损害,应当认定其有重大过失。被侵权人是否存在重大过失需要结合一般人对不同动物危险性爆发可能性的普遍认知乃至于认同来进行评判。
根据民法原理,加害人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情形,不适用过失相抵。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78条规定的免责和减责条款的前提是,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没有过错或仅具有轻微过失。被侵权人的故意或重大过失包括对损害的发生以及损害结果的扩大。例如,被侵权人被狗咬伤,未及时处理导致染上狂犬病毒,即为造成损害扩大的情形,此时应减轻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的赔偿责任。
希望通过以上内容,您能对动物伤人责任的相关法律规定有更深入的了解。如果您遇到复杂的情况,本网站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一起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例。原告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并入住被告医疗机构治疗,因被告漏诊导致左髋关节损伤。双方因赔偿问题引发纠纷。法院判决被告承担医疗费用、误工费、护理费等多项费用,并承担诉讼费用。本案评析指出,医疗行为引起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损害事实、违
医疗侵权责任中的追偿权问题。依据《侵权责任法》,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造成医疗事故,医疗机构需承担赔偿责任并有权向责任人追偿。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医疗机构赔偿后,还可以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等责任主体追偿。追偿权的范围
监护人的指认和群体,包括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和老年人等。同时,文章详细阐述了监护人的职责和法定义务,如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保护被监护人权益、管理财产等。对于夫妻离婚后子女的民事责任承担以及侵权行为发生时子女的责任归属也进行了说明。
猫头鹰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法律责任。违反法律出售、收购、运输、携带猫头鹰将受到法律制裁,并可能被罚款。非法猎捕、杀害猫头鹰的行为将承担刑事责任。此外,购买野生动物放生的行为也是违法的,因为这属于特殊形式的收购国家保护野生动物,鼓励了捕猎者的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