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立案后,案件出结果的速度需要看办案进度。刑事案件一般需要经历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各个阶段都有可能需要经历数月,等待三个阶段程序完成后,法院才会出具判决书。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2023-11-06
关于经济上职务犯罪留置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三个月。职务犯罪的嫌疑人从留置到判刑要多长时间,法律是没有规定的,留置最长期限不超过6个月,而人民法院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的,审理期限最长是6个月。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
2023-10-24
我国没有规定开庭后多久应下达判决结果,只是规定了案件的审理期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另外,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
2023-10-24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
2023-10-18
犯罪嫌疑人从逮捕到宣判在多长时间是没有明确规定的,要依据具体的案情而定。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
2023-10-15
一、公诉案件一般多久宣判? 刑事案件依据起诉的方式,可以分为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公诉案件的起诉人是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受理公诉案件后,会在一定的期限内审理案件,并且作出判决。 1、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诉案件后,一般是在受理案件
2023-10-01
诈骗立案,刑事案件通常是分为三个阶段的,即公安机关的侦查阶段、检察院的审查起诉阶段以及法院的审判阶段。一个刑事案件通常在5个月左右,三个阶段最长可达到一年半左右。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
2023-09-11
刑事案件批捕以后到法院判决应当有五个月左右的时间。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第二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
2023-09-09
人民法院受理公诉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当庭宣判的,五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送达当事人。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2023-08-28
刑事案件立案后具体的结案时间没有规定。刑事立案侦查、提起公诉、审判流程涉及到的程序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案件确定。第二百零八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
2023-08-21
刑事案件的结案时间大约在6个月左右。刑事案件一般要经过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如果案件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经过相应调查取证和审查程序,有可能不足六个月就提前结案。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人
2023-08-18
刑事案件拘留时间与判刑时间没有确定的联系,判刑时间是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时间相联系的,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拘留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
2023-08-17
法律上没有规定从开庭到判决的具体时限,但对整个审理过程规定了明确的时限。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人民法院受理选民资格案件后,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2023-08-03
人民法院具体怎么判取决于案件的实际情况,法院不一定会采取检察院的量刑意见的。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2023-06-29
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2022-07-25
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审查起诉阶段也可能会做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检察院认为犯
2022-05-09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