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条随意殴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节恶劣”:。寻衅滋事罪的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破坏公共秩序的危害结果,而积极希望并促使这种结果发生。
2024-10-07
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新刑法典将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表现形式规定为四种:。所以将寻衅滋事罪认定为必然发生在公共场所,显然是毫无根据的。所以,有必要联系个人法益确定寻衅滋事罪的保护法益
2024-10-01
根据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的解释,寻衅滋事罪的情节恶劣的认定有以下几种情形:致一人以上轻伤或者二人以上轻微伤;引起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多次随意殴打他人;持
2024-10-01
(一)寻衅滋事罪的“任意占用”,主观上要求具有流氓动机。寻衅滋事罪是指在公共场所无事生非,起哄闹事,随意殴打、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破坏公共秩序,情节恶劣或者情节严重、后果严重的行为。(二)寻衅滋事罪中的“任意
2024-09-29
寻衅滋事罪中任意占用公私财物达二千元以上的涉嫌犯罪,根据规定,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破坏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2024-09-28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追讨工资一般不构成寻衅滋事罪,但经有关部门批评制止或者处理处罚后,继续实施前列行为,破坏社会秩序的除外。行为人因日常生活中的偶发矛盾纠纷,借故生非,实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认定为“寻衅滋事”,但矛盾系由被害人故
2024-09-26
寻衅滋事罪的办案流程适用刑事诉讼法, 一般按照受案,立案,侦查,侦查终结,执行刑罚这几个程序来走。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
2024-09-15
该案件涉及故意伤害罪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被告人金某和被告人李某因为一起酒后斗殴导致被害人王某平死亡。原判认定被告人金某犯寻衅滋事罪,被告人李某犯故意伤害罪,并判处相应
2024-09-03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寻衅滋事罪中的纠集者是指聚集众人,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影响社会正常秩序的人,情节严重就会构成寻衅滋事罪。寻衅滋事罪的方法或者行为表现为吃拿卡要、斗殴伤害、追逐、拦截、辱骂他人等行为;寻衅滋事罪的实施者可以是有预谋又准备的实施,
2024-08-14
寻衅滋事罪的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三人以
2024-08-13
在司法实践中,各地对“多次”的认定不尽相同,不少基层执法办案部门对此存有一定的困惑。有些省份认为“多次”一般理解为三次以上(含三次),甚至将“多次”作为寻衅滋事“情节严重”或“情节恶劣”的情形之一,但对“多次”的构成标准却未作具体的认定。小编浅析认定寻
2024-06-13
寻衅滋事和聚众斗殴是两种不同的犯罪行为。寻衅滋事是指一方积极地挑衅或滋事,另一方被动地遭受攻击。如果行为人与受害人的关系不符合这种特征,则不能认定为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是指双方各自纠集多人进行互殴,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在实践中,聚众斗殴常常是不法团伙之
2024-06-09
应该是寻衅滋事罪。 寻衅滋事罪,必须是行为情节恶劣、情节严重或者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才构成犯罪。对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寻衅滋事行为,只能以一般违法行为论处。 随意殴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三
2024-06-05
强占土地并不属于寻衅滋事罪的行为表现,所以强占土地是不会构成寻衅滋事罪的,但强占土地是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在我国的寻衅滋事案件的认定和处理中,只要是犯罪行为人具有法定的寻衅滋事的四种客观行为表现形式之一的,就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构
2024-05-25
寻衅滋事罪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五年以下,其追诉时效期限依照刑法规定应为十年。“多次”寻衅滋事行为有一个连续的过程,由于在时间跨度上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只要行为发生在追诉时效内就应当受到刑事处罚。有的寻衅滋事“多次”行为时间持续近十年,但因为没过追诉时效
2024-02-14
贪污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第一条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刑法规定
2024-01-22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