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交警最怕什么投诉相关法律知识

交警最怕什么投诉相关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处理不公到哪里投诉

    交通事故处理不公可以到上一级交警部门进行投诉。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向上一级交警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当事人书写复核申请时,一定要指出道路交通事故认

    2023-08-09

  • 交通事故赔偿去哪里起诉

    交通事故处理不公可以到上一级交警部门进行投诉。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3日内,向上一级交警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当事人书写复核申请时,一定要指出道路交通事故认

    2023-08-08

  • 车身广告交警处罚规定

    机动车喷涂、粘贴标识或者车身广告的,不得影响安全驾驶。市民若是被此类垃圾广告骚扰了,都可以向市场监督局等有关执法部门举报。此外,市民若发现虚假违法广告方面的问题,进行投诉举报。

    2022-04-08

  • 我国交警执法不当如何投诉

    《治安处罚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有明确规定:“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不严格执法或者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行政监察机关检举、控告;收到检举

    2021-12-31

  • 将交通事故认定书定性为证据的弊端有哪些

    《交通安全法》实施后,面对错误的交通事故认定书,当事人反而没有了直接的救济途径,投诉无门,法律救济出现真空地带,从而形成了交警部门对交通事故认定“一裁定局”的现状。由于交通事故认定书的上述弊端,法律界要求修改《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的呼声越来越高,也引起

    2020-05-25

  • 对交警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服的怎么办

    公安部交管局16项便民措施第14条: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到《交通事故认定书》3日内,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承办单位的交通事故认定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检查中或者接群众投诉经审查发现“交通事故认定书”存在错误的,应当作

    2020-05-25

  • 轻微交通事故交警迟迟没出事故认定书怎么办

    交警出具事故认定书也是有期限的,如果到期不出具,你可以到该公安局法制、督察部门投诉该交警不作为。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七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

    2020-05-25

  • 车辆保全停车费怎么收

    事故车辆被法院保全,法院或者停车场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否则,就是违法行为,当事人完全可以拒绝,并向纪检部门投诉。因查封、扣押发生的保管费用由行政机关承担。对肇事车辆已经采取保全措施的,要及时办理肇事车辆的移交手续。目前,交警部门扣留的肇事车辆或违章车辆

    2020-05-25

  • 怎样投诉交警乱开罚单

    可以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投诉交警。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不严格执法以及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检举、控告。第七十八条 省、市(地)、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公布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认

    2020-05-25

< 1 2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大家都在看
  •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

    公司监事的法律职责和义务,包括审查公司财务、监督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纠正损害公司利益行为等职责,以及监事违法执行职务时的法律责任。监事有权提出罢免建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向股东会提出提案等。如果监事违反法律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的赔

  •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

    行政处罚的追责时效相关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行政机关不再追究行政法律责任。追责时效的设定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保护行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行政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追责力度。但追责时效也有其限制,在特殊情况下需依据

  • 能否起诉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由谁来提起诉讼?

    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被赡养人或与赡养纠纷有利害关系的人可以通过起诉要求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法律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在哪些情况下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并提供了维护赡养权利的方法,包括寻求社区帮助、提起民事诉讼和追究刑事责任等。

  • 劳动法经济补偿金计算方法

    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包括工作年限的计算、经济补偿的计算标准、计算基数以及计算封顶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解释了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经济补偿的计算依据和原则、工资计算基数的确定以及针对高端劳动者的特殊规定。

  • 申请支付令的条件
  • 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条件
  • 不胜任工作的认定及法律要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