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离婚需要到被告户口地或被告居住超过一年以上的所在地法院起诉。1)《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一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
2024-03-21
女方起诉离婚在外地可以起诉,如果夫妻双方当事人均离开住所地一年以上的,此时被告的经常居住地或者居住的管辖该案件,女方起诉的可以到男方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如果一方当事人离开住所地一年以上的,原告住所地与被告经常居住地都属于有管辖权的法院。
2024-03-12
原则上,起诉离婚应当在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如果夫妻双方都外出满一年的,则在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没有委托律师,自己亲自立案的,建议还是到人民法院立案窗口递交材料,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可以当场修改。此外,如果人民法院将诉讼情况通知被告后,
2024-03-09
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离婚诉讼双方当事人都是军人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被告所在的团级以上单位驻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024-03-04
如果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可以到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离婚。如果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可以到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根据《最高
2024-02-26
证明当事人是夫妻关系的证据,应提交结婚证、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遗失的,由婚姻登记机关出具的婚姻关系证明。涉及构成事实婚姻的,应提交居委会或村委会出具的证明。证明被告下落不明的,应提交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或公安机关的证明。家庭暴力,应提交法医鉴定,
2024-02-24
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离婚时主要需要双方的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离婚协议书。
2024-02-23
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以上所说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
2024-02-19
诉讼离婚,一方可以直接向被告户籍所在地和经常居住地的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夫妻中任意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自己的诉求,也就是解除婚姻关系。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后,首先应对当事人进行调解,使当事人消除分歧,互相谅解,从而达成离婚或和好的协议。
2024-02-07
异地诉讼离婚需要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即夫妻一方当事人提起诉讼、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需要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一般是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拘传、罚款、拘留必须经院长批准。罚款、拘留应当
2024-02-06
现在各省市已经逐渐不再办理准生证,依法办理生育登记制度,对生育三个以内子女的夫妻,实行生育登记制度,不再进行生育审批,由家庭自主安排生育。夫妻双方的居民身份证;女方的婚育证明和男方户籍所在地的乡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材料。现居住地的
2024-01-27
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常居住地”是指被告离开户籍所在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被告无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法
2024-01-20
夫妻一方提出离婚时,由另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住所地即公民的户籍所在地。如果另一方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由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夫妻一方离开住
2024-01-17
异地可以起诉离婚。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二是如果一方与另一方分居后,在其现居住地满一年,则应视其没有经常居住地,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应向另一方
2024-01-14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育龄夫妻在生育第一个子女时,可以在现居住地的乡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办理生育服务登记。办理登记需要提供夫
2024-01-11
婚前财产证明是指夫妻在结婚前申请公证机构对财产进行认证的一种做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的规定,夫妻可以向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
2024-01-07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侵占罪指将他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侵占罪与挪用特定款项的区别,包括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不同定义和相应刑罚。对于国有公司等单位人员挪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