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诉讼费用一般是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如果请法院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需要再缴纳费用;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这时,法院可能判决离婚也可能判决不予离婚。
2022-11-27
如果请法院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需要再缴纳费用;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诉讼费是根据是否涉及财产分割而确定的。对于调解不成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在离婚后1年内,可以另行提起离婚赔偿诉讼。离婚损害赔偿金的给付方式,可由夫妻双方
2022-09-06
如果请法院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需要再缴纳费用;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诉讼费是根据是否涉及财产分割而确定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二)非财产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
2022-08-26
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离婚财产分割诉讼费的收费标准是很合理的,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贵。
2022-07-29
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但是离婚案件审结时,诉讼费用的负担,则由人民法院视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
2022-07-29
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2022-07-26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提起诉讼时需要向法院递交的材料包括:。需要准备相应的诉讼费用。
2022-05-17
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离婚财产分割诉讼费的收费标准是很合理的,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贵;
2022-05-11
工资、奖金和其他劳务报酬;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除外;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离婚财产分割诉讼费的收费标准是很合理的,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贵。
2022-05-11
在离婚问题上,如果双方不能协议离婚的,可以采取诉讼离婚的方式,请求法院判决离婚。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就是否离婚或者财产的分割、债务的分担、子女的抚养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而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通过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离婚方
2022-05-10
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第一审案件受理费;第二审案件受理费;再审案件中,依照本办法规定需要交纳的案件受理费。
2022-04-27
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10万元至30万元部分,按2%征收,即标的×2% 1510元;100万元以上的,按0.5征收,即标的×0.5% 10010元。
2022-03-31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离婚财产分割诉讼费的收费标准是很合理的,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贵。
2022-03-14
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离婚财产分割诉讼费的收费标准是很合理的,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贵。
2022-03-09
并且,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的收益。按撤诉处理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6个月内又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是离婚案件审结时,诉讼费用的负担,则由人民法院视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
2022-03-04
如果是第二次起诉离婚,原告还要从法院开具判决生效单。
2022-02-26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