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环境噪声标准相关法律知识

环境噪声标准相关法律知识

  • 环境污染治安处罚标准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58条规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由公安机关

    2020-05-25

  • 室内的噪声检测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室内的噪声检测标准,规定了五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声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测量前后使用声校准器校准测量仪器的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 dB,否则测量无效。声校准器应满足GB/T 15173 对1 级或2 级声校准器的要求。根据每个网格中心的噪声值及对应

    2020-05-25

  • 国家规定的噪声排放标准是什么样的

    环境噪声检测测量仪器精度为 2 型及2 型以上的积分平均声级计或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器,其性能需符合GB3785 和GB/T 17181 的规定,并定期校验。测量前后使用声校准器校准测量仪器的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 dB,否则测量无效。声校准器应满足GB/T 15173 对1 级或2 级声校准器

    2020-05-25

  • 学校噪声排放标准是什么

    一般的初高中教育学校项目用的是哪个噪声排放标准用的是《工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还是《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道路交通噪声是影响城市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学校可以向当地人民政府提出建议,要求采取减轻交通噪声的措施,保障中小学生安静的学习环境。

    2020-05-25

  •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具体包括哪些条款

    总则,规定了本法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我国各政府机关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职责的划分以及基本的环境权利义务,并对环境噪声、噪声污染等概念进行了阐述。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规定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标准的制定权限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淘汰制

    2020-05-25

  • 冷却机噪声检测标准有哪些

    我国新颁发的GB3096-2008、GB12348-2008和GB22337-2008等三个环境噪声标准,已经在2008年10月1日开始实施。但是,在新标准颁布前,我国仅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4623-93,以及《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3、

    2020-05-25

  • 室内噪声检测标准有哪些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住宅区的噪音,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间应低于45分贝,若超过这个标准,便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那么,室内环境中的噪声标准是多少呢?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中第5条4款规定,在室内进行噪声测量时,室内噪声限值低于所在区域标准值10dB据统计,社会生

    2020-05-25

  • 噪声超标排污费征收标准

    对排污者产生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且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按照超标的分贝数征收噪声超标排污费,征收标准见表6。

    2020-05-25

  • 对于噪音污染标准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条第二款“本法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现今,随着新《环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等一列环保法规的出台,在

    2020-05-25

< 1 2 3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违约金的定义和性质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 家暴如何应对:合法途径及相关法律知识

    如何应对家庭暴力问题,介绍了相关的合法途径和法律知识。受害者可以向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等机构投诉求助,也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起诉。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及时劝阻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同时,文章还详述了学校、医疗机构等单位的责任,公安机关的职责,以及对

  •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

    共同海损的定义和成立条件,包括共同海损的组成部分和成立条件的详细解释。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了共同海损的争议问题,包括是否属于共同海损以及适航性问题和告知义务的争议焦点。

  •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需承担侵权责任。个人信息泄露会导致垃圾信息骚扰、冒名办卡和信用透支、不法活动、账户资金被盗用及个人名誉受损等风险。此外,《民法典》也保护个人隐私,规定侵权者需承担相应责任

  • 入党政审不合格的8种情况是什么
  • 在职公务员搞培训班和面试班违法吗
  • 微信上被骗了钱怎么办?还可以追回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