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拘留一般不会超过十五日,亲属可以去拘留所会见。如果刑事拘留,家属可以了解犯罪人涉嫌的罪名、被关押的地点、办案负责人所在单位和办案人的名字等。
2022-02-17
、家属可以先了解是什么拘留,如果是行政拘留,属于行政处罚,亲属可以到拘留所,申请探望被拘留者,如果是刑事拘留,就涉嫌犯罪,可以了解基本的案情,如涉及的犯罪、羁押的地点等;《拘留证》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的负责人签发。执行拘留时,应当向被拘留人出示拘留证,
2022-02-16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会见被拘留人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按照规定的时间在拘留所的会见区进行。对于一般现行犯、重大嫌疑分子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是14日,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
2022-02-15
被刑事拘留会通知家人。但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除外。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然后责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签字、盖章或按捺指印。
2022-02-15
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后,是会在逮捕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逮捕人家属的。
2022-02-15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刑事拘留后转逮捕不一定会被判刑。刑拘后被批捕与最终是否会被法院判处刑事处罚没有必然联系。因此,要想免除或减轻刑事处罚,建议与委托的律师多沟通,积极寻找对被告人有利的证据。
2022-02-14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2022-02-07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候审的,交纳一定数额的现金作担保。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有关规定,取保候审结束时,应当退还保证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不能直接收取取保候审保证金
2022-01-29
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恐怖活动犯罪案件,办案部门对辩护律师提出的会见申请,应当在收到申请后四十八小时以内,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作出许可或者不许可的决定。除有碍侦查或者可能泄露国家秘密的情形外,应当作出许可的决定。
2022-01-29
嫌疑人亲属可以委托辩护人会见。、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2022-01-26
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对于何谓紧急情形,刑事诉讼法第82条和第84条对于公安机关的拘留和人民检察院的拘留作出了不同的规定。刑事诉讼法中明确的采用列举的方式,规定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
2022-01-25
(一)家属应当确认犯罪嫌疑人是刑事拘留还是行政拘留。对于刑事拘留,家属根据通知书确认了属于刑事拘留后,可以了解犯罪人涉嫌的罪名、被关押的地点、办案负责人所在单位和办案人的名字等。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
2022-01-25
向办案机关提出取保候审申请以后,办案机关会依法进行审查,事实上,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后,家属最好及时委托辩护律师,家属不能在不了解案件前因后果的情况下,随便提出取保候审申请。
2022-01-18
上述案件,侦查机关应当事先通知看守所。
2021-12-27
判处拘役、管制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拘留通知书》的主要作用是告知犯罪嫌疑人家属,犯罪嫌疑人因涉嫌某项罪名被刑事拘留,及拘留的地点。对没有在二十四小时内通知的,应当在拘留通知书中注明原因。故遇到此种情况,最好主动和公安机关联系,要求不要邮寄《拘留
2021-10-30
对刑事案件开庭审理之前,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羁押的,有两种刑事强制措施,刑事拘留和逮捕。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2021-10-28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