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反不正当法》明确的规定了将他人注册商标、未注册的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使用,误导公众的,构成不正当竞争,但如果只是侵犯商标权的,不构成不正当竞争。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
2023-02-09
著作权与商标权尽管均属于知识产权,但二者有许多区别。从分类方面讲,商标权属于工业产权,而工业产权与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两大分支。商标权的主体主要是法人,公民个人如在我国申请注册商标,则必须是个体工商业者。国家不能成为商标权的主体。对于驰名商标,权利的独
2023-02-07
商标权的主体主要是法人,公民个人如在我国申请注册商标,则必须是个体工商业者。国家不能成为商标权的主体。对于驰名商标,权利的独占性更为明显。
2023-01-10
不规范使用行为既违反了商标法律制度,也侵害了社会秩序和公众利益,因此应当予以禁止。他人侵犯驰名商标权的行为除具有一般商标侵权行为的特点和本质外,还具有这样一些突出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对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扩大至不相同或者不类似商品上,这充分体现了驰名
2022-12-29
如果被抢注的商标已经过了3个月的公告期获得核准注册了,此时公司可以依据《商标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请求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商标法》对无效宣告申请有5年的时间限制,即如果某件商标获得注册时间超过5年,就不能以被抢注为由申请无效
2022-12-07
有证据证明该商标有一定的持续使用时间、区域、销售量或者广告宣传等的,可以认定其有一定名气。包括具有特定关系的抢注、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抢注、对有一定影响的未注册商标的抢注、对普通未注册商标的抢注。商标有所名气的认定标准并不是法律统一规定的,是由法院根据
2022-11-26
商标如果被他人侵犯了,此时可以通过行政方法来维权,即向工商管理部门进行投诉,当然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商标民事纠纷的第一审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因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以及侵犯驰名商标特殊保护权利提起的民事诉讼,由侵权行为的实施地、侵权商
2022-10-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十三条,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持有人认为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第四条,驰名商标认定遵循个案认定、被动保护的原则。
2022-09-28
即使是未注册的商标,只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关于驰名商标认定的标准,也可以被有关主管机关认定为驰名商标给予保护。
2022-09-27
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驰名商标除依法享有商标注册所产生的商标专用权外,还有权禁止其他人在一定范围的非类似商品上注册或使用其驰名商标。
2022-09-16
第十三条,为相关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持有人认为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第十四条,驰名商标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作为处理涉及商标案件需要认定的事实进行认定。(一)相关公众对该商标的知晓程度;
2022-08-25
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2022-07-09
认定驰名商标时,遵循个案认定、被动保护的原则;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积极建立健全驰名商标认定工作监督检查制度;
2022-06-13
行为人恶意注册他人驰名商标为域名的;注册域名后长期不使用,并阻碍他人使用的;出于获取不正当利益,进而以高价出售、出租等方式转让该域名的;(四)注册域名后自己并不使用也未准备使用,而有意阻止权利人注册该域名的;处理域名与普通商标冲突的办法:一般由纠纷当事
2022-06-13
对恶意注册的,驰名商标所有人不受五年的时间限制。经商标局依照商标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认定为驰名商标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侵权人停止违反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使用该驰名商标的行为,收缴、销毁其商标标识;商标标识与商品难以分离的,一并收缴、销毁。
2022-06-10
生产、经营者不得将“驰名商标”字样用于商品、商品包装或者容器上,或者用于广告宣传、展览以及其他商业活动中。第十四条 驰名商标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作为处理涉及商标案件需要认定的事实进行认定。(四)该商标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
2022-06-06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新《民诉法》下的诉讼保全程序,包括担保要求、申请方式、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中的保全申请时间以及保全对象的界定。担保不是必须的,法院有一定的裁量权;申请方式包括书面和口头;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等;诉前保全在起诉前,诉讼保全在诉讼程序开始后;保全对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公司法中关于监事会的设立和职权的相关内容。包括监事会的组成和人数、成员的产生方式、监事会主席的职责、监事的任期及变动处理,以及监事和监事会的职权等方面。同时强调了监事在公司中的重要性和监督作用,并明确了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