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鉴定程序是指在职工申请工伤鉴定后,经过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后,由设区的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相关事宜进行鉴定的过程。
1、工伤残职工在医疗终结后,应携带相关资料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
2、申请人需携带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残诊断证明,如病历、出院证明、CT片、化验单、心电图等相关诊断材料,以及《职工伤病残劳动鉴定审批表》。鉴定者可在每周一、二、三、五前来进行鉴定。
3、鉴定者携带的材料经专家确认后,需交纳200元的鉴定费用。如果材料不全,鉴定办将出具委托诊断,然后再进行鉴定。
4、鉴定办每周四定期召开鉴定会议,做出相应的等级或结论,并进行公布。
5、自鉴定材料登记之日起15日后,单位劳资人员可前来领取鉴定结果和所有收取的材料。
眼睛工伤鉴定等级分为十个等级:
双眼无光感或仅有光感但光定位不准。
一眼有或无光感,另一眼矫正视力≤0.02,或视野≤8%(或半径≤5°)。
1、一眼有或无光感,另一眼矫正视力≤0.05或视野≤16%(半径≤10°)。
2、双眼矫正视力<0.05或视野≤16%(半径≤10°)。
3、一侧眼球摘除或眶内容剜出,另一眼矫正视力<0.1或视野≤24%(或半径≤15°)。
1、一眼有或无光感,另一眼矫正视力<0.2或视野≤32%(或半径≤20°)。
2、一眼矫正视力<0.05,另一眼矫正视力≤0.1。
3、双眼矫正视力<0.1或视野≤32%(或半径≤20°)。
1、双眼外伤性青光眼术后,需用药物维持眼压。
2、一眼有或无光感,另一眼矫正视力≤0.3或视野≤40%(或半径≤25°)。
3、一眼矫正视力<0.05,另一眼矫正视力≤0.2~0.25。
4、一眼矫正视力<0.1,另一眼矫正视力等于0.1。
5、双眼视野≤40%(或半径≤25°)。
6、一侧眼球摘除。
1、一眼有或无光感,另一眼矫正视力≥0.4。
2、一眼矫正视力≤0.05,另一眼矫正视力≥0.3。
3、一眼矫正视力≤0.1,另一眼矫正视力≥0.2。
4、双眼矫正视力≤0.2或视野≤48%(或半径≤30°)。
1、一眼有或无光感,另一眼矫正视力≥0.8。
2、一眼有或无光感,另一眼各种客观检查正常。
3、一眼矫正视力≤0.05,另一眼矫正视力≥0.6。
4、一眼矫正视力≤0.1,另一眼矫正视力≥0.4。
5、双眼矫正视力≤0.3或视野≤64%(或半径≤40°)。
6、单眼外伤性青光眼术后,需用药物维持眼压。
1、一眼矫正视力≤0.2,另一眼矫正视力≥0.5。
2、双眼矫正视力等于0.4。
3、双眼视野≤80%(或半径≤50°)。
4、一侧或双侧睑外翻或睑闭合不全。
5、上睑下垂盖及瞳孔1/3。
6、睑球粘连影响眼球转动。
7、外伤性青光眼行抗青光眼手术手眼压控制正常。
1、眶壁骨折致眼球内陷、两眼球突出度相着>2mm或错位变形影响外观。
2、一眼矫正视力≤0.3,另一眼矫正视力>0.6。
3、双眼矫正视力等于0.5。
4、泪器损伤,手术无法改进溢泪。
1、一眼矫正视力≤0.5,另一眼矫正视力≥0.8。
2、双眼矫正视力≤0.8。
3、一侧或双侧睑外翻或睑闭合不全行成形手术后矫正。
4、上睑下垂盖及瞳孔1/3行成形手术后矫正。
5、睑球粘连影响眼球转动行成形手术后矫正。
6、职业性及外伤性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矫正视力正常。
7、职业性及外伤性白内障Ⅰ~Ⅱ(或轻度、中度),矫正视力正常。
8、晶状体部分脱位。
9、眶内异物未取出。
10、眼球内异物未取出。
11、外伤性瞳孔放大。
职工工伤治疗的费用问题,包括工伤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其中详细说明了工伤医疗费用支付的范围和标准,以及各类费用的计算方法和法律依据。同时,文章还涉及九级伤残补助金的计算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及一次性伤残
眼睛轻伤的鉴定标准,包括眼睑损伤、眶部骨折、泪器损伤、眼球结构损伤、视力减退以及外伤性斜视等方面。标准详细描述了各种眼睛轻伤的情况,如眼睑治疗后遗留的疤痕、眉毛永久性缺失、眶部单纯性骨折、泪器功能障碍、眼球后退等,并提供了相应的评定方法。同时,文章还
九级和八级工伤等级的定级原则,以及工伤鉴定的范围和刑事赔偿的相关内容。九级工伤等级包括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等,八级则包括脊椎压缩骨折等。工伤鉴定涉及劳动能力鉴定等多个方面。在刑事赔偿方面,侵犯人身权的行为包括违法拘留、刑讯逼供等,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
工伤中脑震荡的伤残评定及程序。工伤鉴定包括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劳动鉴定受理、进行劳动鉴定和劳动鉴定复核等环节。初次鉴定由用人单位或职工及其亲属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依据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进行等级鉴定。流程涉及提供相关资料、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