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重整 > 重整执行 > 破产重整与破产和解的联系和区别

破产重整与破产和解的联系和区别

时间:2025-07-06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9985
破产,是指债务人因不能偿债或者资不抵债时,由债权人或债务人诉请法院宣告破产并依破产程序偿还债务的一种法律制度。破产和解与破产重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解答。

共同点:

1. 强制性集体程序:破产重整和破产和解都是强制性的集体程序,意味着在通过和解协议或重整计划时,需要多数通过,并且一旦通过,对所有债权人都有约束力。

2. 法院批准:无论是破产重整还是破产和解,都需要法院的批准才能生效。

3. 免受破产清算:无论是破产重整还是破产和解,都可以使债务人免受破产清算的影响,但债权人可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

区别:

1. 目的不同:破产和解的目的是消极地避免债务人受到破产宣告或破产分配的结果,而破产重整的目的是积极地拯救有重大影响的企业债务人,防止失业和资源浪费,减少社会震荡。

2. 适用对象不同:破产和解适用于自然人、法人和合伙等,而破产重整主要适用于对社会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债务人和有再建价值的企业。

3. 申请人与利害关系人不同:破产和解只能由债务人申请,债权人不能申请,法院也不能主动开始和解程序。而破产重整的申请人范围更广泛,不仅债务人可以申请,债权人和债务人的股东也可以提出申请。

4. 效力范围不同:根据各国的和解制度,和解协议只对无担保债权人产生效力,对其他债权人一般不生效。而破产重整不同,对所有债权人,包括有担保物权的债权人都产生效力,担保权人必须依法申报债权并参加重整程序,按照重整计划规定行使担保物权和受偿。

破产重整的定义和意义

破产重整是现代破产制度中的一部分,也被称为"重组"、"司法康复"或者"重生"。我国破产法规定了三种制度:破产清算、破产重整和破产和解。破产重整是指在面临破产的企业中,通过法院主持下,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协议,制定重整计划,在一定期限内按照约定方式偿还债务,并允许债务人继续经营业务。与破产清算不同,破产重整为面临困境但有挽救希望的企业提供了避免关门清算的机会,使其有机会恢复生机。

根据破产法第二条的规定,当企业法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时,可以依照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

在破产法体系中,完善破产重整制度是世界破产法发展的趋势。我国破产法虽然起步较晚,但一开始就在法律中规定了破产重整的相关内容。然而,与破产法体系不完善一样,破产重整制度仍然面临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破产和解的定义和意义

破产和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后,在破产程序终结前,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就延期偿还和减免债务问题达成协议,以中止破产程序的一种方法。

和解是一种特殊的法律行为,需要债权人会议和债务人的一致意见,并经过法院的认可才能成立。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重整计划执行中管理人的职责

    破产管理人在重整计划执行中的职责。管理人负责破产财产的保管、清理、估价、处理和分配,同时对法院负责并报告工作,受债权人会议监督。重整计划执行由债务人负责,管理人有责任监督其执行并向法院提交报告。重整计划对债务人和全体债权人具有约束力,影响债权人的权利

  • 我国破产重整制度的特点

    中国破产重整制度的特点,包括只能在破产程序中进行、与西方国家双轨机制的不同以及我国特有的重整与和解的紧密关系。我国破产重整制度通过与破产原因等同化,限制了破产程序之外的重整可能性。同时,和解与重整相互促进,但也存在缺陷,如重整与和解的相互依赖可能导致

  • 重整制度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保障

    重整制度中债务人和出资人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保障问题。新破产法规定了债务人和出资人的重整申请权,但对出资人的权益保护需进一步明确。债务人在重整程序中担任重要角色,同时需对其进行有效监督以防止滥用权力。监督可通过设立监督机构、加强信息披露等方式进行。

  • 破产重整管理人法律地位规制完善

    破产重整程序中管理人的法律地位及其规制完善。管理人在破产重整中扮演重要角色,其法律地位对债务企业重整成功具有直接影响。当前管理人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分级管理和业绩考评机制,并设置专门的重整监督人。完善管理人制度能提升管理人在重整程

  • 英国破产法中的《管理令程序》
  • 破产重整与破产和解的联系和区别
  • 债务人的欺诈行为对破产重整程序的影响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