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破产法 > 重整 > 重整执行 > 我国破产重整制度的特点

我国破产重整制度的特点

时间:2025-06-21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4858

我国破产重整制度是指破产程序中的重整,属于我国的一项破产制度。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的破产重整只能在破产程序中进行,而不能在破产程序之外发生。这与非破产型重整有所区别。

西方国家的破产重整制度

在西方国家,特别是英美国家,破产重整既可以在破产程序中进行,也可以在破产程序之外发生。这两种情况构成了西方国家破产重整制度的双轨机制,并与非破产型重整区别开来。

我国企业破产法中的破产重整制度

我国企业破产法只有有限地规定了破产重整制度。具体而言,通过将重整原因与破产原因等同化,以及将重整程序破产化,使得破产程序之外的重整失去了产生的可能性。

重整与和解的关系

在我国企业破产法中,重整与和解被联为一体。在国外,和解制度和重整制度虽然有一定联系,但它们是独立的,和解不一定会导致重整,重整也不一定要求和解。然而,在我国情况恰好相反:想要和解必须先有重整的意思表示,想要重整必须先达成和解协议。既没有离开重整的和解,也没有离开和解的重整。

我国破产法中和解与重整的关系

我国破产法中和解与重整的关系既有优势,也有缺陷。优势在于和解与重整可以相互促进,使各自的目的在合力的作用下迅速达到和实现。重整申请的提出增加了和解协议达成的可能性,并提高了它的现实性;和解协议的达成促进了破产重整的顺利进行,并增强了它的可靠性。相反,如果没有重整的意思表示,和解的成功率也会降低;如果没有和解协议的让步,重整的难度也会增加。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的发展历程。旧法存在局限性和不足,经过修订形成了新法。新法旨在规范企业破产程序,保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并引入重整制度,使破产法成为企业复兴的法律工具。旧有破产含义已随时代变迁,现代定义更强调无力清偿债务的状态而非法律后

  • 重整程序裁定时间规定

    重整程序的相关内容。法院收到重整申请后应在三十日内作出裁定,若重整计划未获通过,法院将裁定终止并宣告破产。重整制度具有多元化的启动主体和广泛的参与主体,担保物权受到限制。重整程序的优先性体现在一旦法院裁定重整,其他破产程序必须停止。反映了社会本位的立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管理人制度的发展和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中管理人制度的发展和不足。虽然新《破产法》在管理人的主体地位和权利义务方面有所发展和完善,但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管理人主体范围过窄,导致一些破产案件处理难度加大;管理人准入门坎偏低,可能导致破产企业的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管理

  • 破产欺诈行为的严重性及其对破产法的影响

    破产欺诈行为的严重性及其对破产法的影响。破产欺诈行为侵害债权人利益,损害职工利益,破坏经济秩序。为打击这些行为,《新破产法草案》引入了撤销权与无效行为制度。撤销权是破产法上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可防止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侵害。然而,现行破产立法规定存在很多问

  • 撤回破产申请制度的几个问题及解决措施
  • 个人破产对配偶的影响
  • 破产重整制度与破产和解制度的异同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