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公司的章程规定股东必须向公司提出申请,由董事会判断是否同意其查阅财务会计报告。然而,这一规定引发了一起涉嫌侵犯股东知情权的纠纷。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最近做出了一项判决,确认股东知情权不能以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的方式加以限制或剥夺。
2000年6月26日,于先生以10000元成为北京某**公司的股东。然而,自从成为股东的那天起,**公司从未主动向于先生提供过财务会计报告。于先生多次与**公司交涉,要求定期接收财务会计报告,但**公司一直未作正面回应。最终,于先生在多次要求下,于2005年4月获准查阅财务部门。然而,当于先生要求复印与其利益相关的内容时,**公司称根据修改后的章程,公司无需向股东提供财务报告,并且股东只能查阅,不得复印。于先生无奈之下,只能前往工商管理机关查询和复印**公司的档案材料,并支付了667.5元费用。因此,于先生将**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提交2000年至2005年每年的会计财务报告,并赔偿查询档案的费用。
一审法院认为,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于先生作为**公司的股东,要求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是合理的。因此,法院支持了于先生的诉讼请求。
**公司不服一审判决,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公司称根据修改后的公司章程,股东要了解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必须提出申请,并由董事会判断是否同意查阅财务会计报告。即使董事会同意查阅,股东也不能复印相关资料。然而,二审法院认为,股东的知情权是股东的法定权利,不能以公司章程加以限制或剥夺。**公司在2003年4月8日召开的股东会上对财务会计报告的提交义务进行了限制性规定,该规定没有法律依据。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公司仍然有向股东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的义务。因此,法院驳回了**公司的上诉,维持了一审判决。
消费者在4S店修车遇到问题时如何维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维权,如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仲裁和诉讼等。消费者可以根据纠纷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股东知情权的定义和属性以及保护方式。股东知情权是股东参与管理公司的权利,包括查阅公司财务报告资料、账簿等相关资料并提问的权利。该权利是共益权且为法定权利,由《公司法》直接赋予股东,不得以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的形式剥夺或限制。公司需主动披露信息,股东知
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定义和法律责任。欺诈消费者行为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欺骗、误导消费者,损害其合法权益。包括销售掺杂掺假商品、虚假价格表示、虚假宣传等行为。经营者若无法证明自己并非欺骗消费者,需承担法律责任,包括销售失效、变质商品和伪造冒用他人企业
消费者权益的七大保护原则,包括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和获知权。这些原则保障了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的权益,确保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并促进市场公平交易。同时,消费者有权成立社会团体,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