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 > 法院制造冤假错案的追究责任

法院制造冤假错案的追究责任

时间:2025-09-17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7357
法官在审判工作中,故意违反法律法规的,或者因重大过失导致裁判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应当承担违法审判责任。法官有违反职业道德准则和纪律规定,接受案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的请客送礼、与律师进行不正当交往等违纪违法行为,依照法律及有关纪律规定另行处理。那么,法院制造冤假错案怎么告?就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答疑解惑,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追究法官责任的情形

根据《意见》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应当追究相关人员的违法审判责任:

1. 在审理案件时存在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

2. 私自办案或制造虚假案件;

3. 涂改、隐匿、伪造、偷换和故意损毁证据材料,或因重大过失丢失、损毁证据材料并造成严重后果;

4. 向合议庭、审判委员会汇报案情时隐瞒主要证据、重要情节和故意提供虚假材料,或因重大过失遗漏主要证据、重要情节导致裁判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

5. 制作诉讼文书时,故意违背合议庭评议结果、审判委员会决定,或因重大过失导致裁判文书主文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

6. 违反法律规定,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条件的罪犯裁定减刑假释,或因重大过失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条件的罪犯裁定减刑假释并造成严重后果;

7. 其他故意违背法定程序、证据规则和法律明确规定违法审判,或因重大过失导致裁判结果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

二、追究法官责任的程序

根据《意见》规定,各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接受人大政协、媒体和社会监督对法官违法审判行为的举报、投诉,并进行调查核实。

追究违法审判责任的程序如下:

1. 院长、审判监督部门或审判管理部门提出初步意见;

2. 院长委托审判监督部门审查或提请审判委员会讨论;

3. 审查认定相关人员具有违法审判责任的,启动违法审判责任追究程序;

4. 法院监察部门对法官进行调查,并采取必要、合理的保护措施;

5. 在调查过程中,当事法官享有知情、辩解和举证的权利;

6. 调查报告中应如实记录当事法官的意见辩解和举证,并对是否采纳作出说明;

7. 调查后,认定应追究法官违法审判责任的,报请院长决定,并报送省(区、市)法官惩戒委员会审议;

8. 高院监察部门向法官惩戒委员会通报当事法官的违法审判事实及拟处理建议和依据,并进行举证;

9. 当事法官有权进行陈述、举证、辩解、申请复议和申诉;

10. 法官惩戒委员会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建议。

三、处理“问题法官”的方式

根据《意见》规定,对于违法审判责任的相关责任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等规定进行处理:

1. 应当给予停职、延期晋升、退出法官员额或免职、责令辞职辞退等处理,由组织人事部门依法办理;

2. 应当给予纪律处分,由纪检监察部门依法办理;

3. 涉嫌犯罪的,由纪检监察部门将违法线索移送有关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4. 免除法官职务必须按法定程序由人民代表大会罢免或提请人大常委会决定。

四、办案人员责任的划分

根据《意见》规定:

1. 独任制审理的案件,独任法官对案件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承担全部责任;

2. 合议庭审理的案件,合议庭成员对案件的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共同承担责任;

3. 进行违法审判责任追究时,根据合议庭成员是否存在违法审判行为、情节、合议庭成员发表意见的情况和过错程度合理确定各自责任;

4. 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时,合议庭对其汇报的事实负责,审判委员会委员对其本人发表的意见及最终表决负责;

5. 案件经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构成违法审判责任追究情形时,根据审判委员会委员是否故意曲解法律发表意见的情况,合理确定委员责任;

6. 审判委员会改变合议庭意见导致裁判错误的,由持多数意见的委员共同承担责任,合议庭不承担责任;

7. 审判委员会维持合议庭意见导致裁判错误的,由合议庭和持多数意见的委员共同承担责任;

8. 合议庭汇报案件时,故意隐瞒主要证据或重要情节或故意提供虚假情况导致审判委员会作出错误决定的,由合议庭成员承担责任,审判委员会委员根据具体情况承担部分责任或不承担责任;

9. 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导致决定错误的,主持人应当承担主要责任。

五、保障法官权益

《意见》专门规定了加强法官的履职保障:

1. 除非有证据证明法官存在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严重违法审判行为,法官依法履职的行为不得暂停或终止;

2. 法官依法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违法干预司法活动、过问和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应予以记录、通报和追究责任;

3. 依法保护法官及其近亲属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及时惩治在法庭内外恐吓、威胁、侮辱、跟踪、骚扰、伤害法官及其近亲属等违法犯罪行为;

4. 侵犯法官人格尊严,泄露依法不能公开的法官及其亲属隐私,干扰法官依法履职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六、法官被冤枉的处理

根据《意见》规定,法官因依法履职遭受不实举报、诬告陷害,致使名誉受到损害的,或经法官惩戒委员会认定不应追究法律和纪律责任的,人民法院监察部门、新闻宣传部门应当及时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维护法官良好声誉。

对于法院或相关部门对法官作出错误处理的情况,应当赔礼道歉、恢复职务和名誉、消除影响,并依法给予赔偿。

如果法官因接受调查暂缓晋升,后经有关部门认定不构成违法审判责任,或法官惩戒委员会作出无责或免责建议的,其晋升时间应从暂缓之日起连续计算。

七、不追究办案法官责任的情形

《意见》明确,下列情形导致案件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后被改判的,不得作为错案进行责任追究:

1. 对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具体条文的理解和认识不一致,但在专业认知范围内能够合理说明的;

2. 对案件基本事实的判断存在争议或疑问,但根据证据规则能够合理说明的;

3. 当事人放弃或部分放弃权利主张的;

4. 因当事人过错或客观原因致使案件事实认定发生变化的;

5. 出现新证据而改变裁判的;

6. 法律修订或政策调整的;

7. 裁判所依据的其他法律文书被撤销或变更的;

8. 其他依法履行审判职责不应承担责任的情形。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