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的抗辩 > 先履行抗辩权的意义及其与其他抗辩权的区别

先履行抗辩权的意义及其与其他抗辩权的区别

时间:2025-09-26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9153
先履行抗辫权与同时履行杭辫权、不安抗辩权在产生条件、性质及其行使、消灭等方面,都不尽相同。创立先履行抗辫权的概念,时于处理合同纠纷、保障合同履行,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在下文为您详细介绍先履行抗辩权的意义,欢迎阅读!

先履行抗辩权是指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负有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在履行期限到期未履行义务或履行严重不符合约定条件时,相对方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或确保合同履行条件,有权暂停履行合同。

先履行抗辩权实质上是对违约行为的抗辩,因此也可以称为违约救济权。在理论上,存在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但先履行抗辩权的创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先履行抗辩权与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

先履行抗辩权容易与同时履行抗辩权混淆。在讨论同时履行抗辩权时,一些学者严格解释同时履行的含义。严格意义上的同时履行是指合同未约定或法律未规定哪一方应先履行合同义务时,双方应同时履行合同义务。在研究同时履行抗辩权时,大多数学者将一方先履行、一方后履行但履行期均已到期的情况也包括在内。对于同时履行的扩大解释所产生的抗辩权,我将其称为扩张意义上的同时履行抗辩权。在对扩张意义上的同时履行抗辩权进行研究时,受到相关立法的影响。例如,《德国民法典》第320条规定,当一方承担债务的人在对方未履行支付义务之前,可以拒绝履行自己的支付义务,但如果自己有先行支付义务,则不适用此限制。

根据《日本民法典》第533条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在相对方履行债务之前可以拒绝履行自己的债务,但相对方的债务未到清偿期时不适用此限制。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同时履行抗辩权实际上可以产生于两种情况:

  1. 双方当事人同时承担履行义务,一方在对方未履行支付义务之前可以拒绝履行自己的支付义务。
  2. 一方有先行支付义务但未履行之前,另一方可以拒绝履行自己的支付义务。

这两种情况都可以产生履行抗辩权,前者是最本质意义上的同时履行抗辩权,后者虽然被学者纳入同时履行抗辩权的研究范围,但与同时履行抗辩的作用、适用规则和效果等有很大差别。由于研究同时履行抗辩权时受到德国和日本两国法律的规定限制,对同时履行进行扩大解释偏离了同时履行的本质含义,且概念模糊,难以把握核心要点。因此,我认为应该将第二种情况,即一方先行履行,一方后行履行的抗辩权研究归类为先履行抗辩权,并将其与同时履行抗辩权加以区分。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人间“蒸发”:借款人逃避还款责任

    借款人在面对还款责任时的多种逃避手段,如隐藏财产、假装患病、变更身份与名称、转移财产及关闭老企业注册新企业等。文章还提供了律师的建议,如何防范借款中存在的风险,包括要求提供担保、进行财产保全和关注债务人的财产状况等。

  •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效力是如何的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效力在各类合同中的应用情况。在双务合同中,如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和承揽合同中,当一方未履行其义务时,另一方有权拒绝先履行自己的给付义务。但在租赁合同中,出租人不能因承租人未支付租金而要求取回已交付的租赁物。同时,若一方违反与另一方不具有

  • 先履行抗辩权的意义及其与其他抗辩权的区别

    先履行抗辩权的意义及其与其他抗辩权的区别。先履行抗辩权是当负有先履行义务的一方未履行或履行严重不符合约定时,相对方有权暂停履行合同,以保护自己利益或确保合同履行条件。它与同时履行抗辩权有所区别,后者是在双方同时承担履行义务时,一方在对方未履行前可拒绝

  • 单务合同中当事人是否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

    单务合同中当事人是否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问题。同时履行抗辩权仅适用于双务合同,要求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债务基于同一合同产生并具有对价或牵连关系。对于主给付义务和附随义务的关系也进行了阐述。关于同时履行抗辩权的举证责任,学界存在不同理解,但权利人若无法证明

  • 行使不安抗辩权合同履行期是否会发生改变
  • 一、建设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有哪些
  • 迟延履行催告合理期是多久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