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赔偿责任及扣除工资处理的区别
时间:2025-09-21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 劳动者赔偿范围的界定
根据《劳动法》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劳动者在违反劳动法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下解除劳动合同或违反保密事项,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时,应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的赔偿请求权主要包括两种情况。(1)劳动者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部的《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动者在违反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时,劳动者应赔偿用人单位招收录用所支付的费用、培训费用、直接经济损失以及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其中,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包括劳动者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行政处罚以及劳动者破坏或侵犯用人单位财物所导致的民事赔偿。(2)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事项,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时,应按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支付赔偿费用。赔偿费用的计算原则是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承担被侵害经营者因调查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2. 劳动者赔偿的主观要件规定
赔偿属于民事侵权范畴,根据法律规定,民事侵权行为需要满足三个要件: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损害事实客观存在以及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联系。因此,“主观上存在过错”是侵权行为的重要要素。在这方面,广东地区的规定更加客观公平。根据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劳动者因过错给用人单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时,用人单位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赔偿费。而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第二十二条只是简单地提到劳动者因本人原因给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没有明确说明“本人原因”的具体含义。这对于初次工作的学徒或新手来说显得不够公平。
3. 劳动者赔偿的处理程序规定
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没有明确规定劳动者赔偿导致扣除工资的处理程序,而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则规定了必须提前书面告知劳动者扣除原因及数额,未经书面告知则不得扣除。这意味着用人单位必须以书面形式告知劳动者为何要扣除工资以及扣除的具体数额。这样的规定赋予了劳动者知情权,使劳动者在被扣除工资之前能够清楚了解事实和理由,并有机会提出申诉和辩解。
4. 赔偿扣除工资标准的规定
根据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时,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并可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赔偿费。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如果扣除后剩余工资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明确规定了扣除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收入的20%。而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则没有明确规定上限,只要求扣除赔偿费后的月工资余额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综上所述,广东地区的劳动者赔偿责任和扣除工资处理在界定范围、主观要件规定、处理程序规定以及赔偿扣除工资标准等方面更加客观公平和合理。然而,对于销售人员回笼货款不及时导致坏账的赔偿问题,仍存在争议。根据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只有在销售人员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才能通过扣减工资获得赔偿。因此,用人单位在对销售人员进行索赔性扣减工资时,必须承担举证责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劳动合同续订条件及程序
劳动合同续订的条件及程序,包括明确约定续签事项、提前了解员工意向并进行充分协商和沟通、签订正式合同文本以及统一调整劳动合同起始期限等内容。同时,也介绍了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时用人单位可以
-
李先生与机电中心劳动合同纠纷案
李先生与机电中心之间的劳动合同纠纷案。李先生在试用期内被机电中心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关系,引发争议。法院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认为机电中心未提供有效证据证明李先生存在所述解除事由,且未履行合法解除程序,因此判定机电中心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同时
-
劳动争议案件的管辖法院
劳动争议案件的管辖法院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对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的确定,应重视劳动者的劳动履行地,并以劳动者工资的收到地作为劳动合同的履行地,这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
克扣工资是否可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及经济补偿金
克扣工资是否可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及经济补偿金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公司克扣工资属于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但需注意,在特定情况下如法律明确规定、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等,克扣工资可能并不属于违
-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定义和内容
-
员工请假去表白是否构成解除劳动合同的合理理由
-
劳动者赔偿责任及扣除工资处理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