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的规定,单位应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年休假可以在一个年度内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但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如果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可以跨一个年度安排。
然而,如果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对于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根据上述规定,如果劳动者被辞退或解雇,且未休完年休假,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的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然而,这部分工资仍然需要扣税,因为劳动者的工资是需要扣税的。
因此,辞退年假时,用人单位应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规定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并按照税法规定扣除相应的税款。
公司被收购后员工的补偿权益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被收购后员工的劳动合同不受影响,不需要支付补偿。但如果涉及裁员,员工有权要求经济赔偿金,赔偿标准按工作年限计算。若新公司要求重新计算工龄并终止劳动合同,员工可要求相应经济补偿。整体而言,公
单位是否能向员工收取押金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向劳动者收取押金。但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特殊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经营实际需要且劳动者自愿的前提下,可以收取“风险抵押金”。同时,单位也无权扣押员工的人事档案,应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劳动争
关于劳动者年休假的相关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的年休假是基于累计工作时间来计算的,即使在当前公司工作不满一年,只要累计工作时间达到,就有权利享受年休假。年休假的计算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累计工作时间、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以及跳槽人员的年
劳动纠纷处理程序的操作规程及企业减少劳动纠纷的措施。包括劳动纠纷的登记和仲裁程序、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文化手段等方面的内容。企业应采取多种方式预防和处理劳动纠纷,降低风险并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