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垄断是由市场的自然条件而产生的垄断,竞争可能导致资源浪费或市场秩序混乱;行政垄断是指国家出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目的,对某些部门和国有自然资源实行独占。
自然垄断主要在于经济效益;行政垄断主要在于安全(如军工业)或对资源的控制需要(如烟草行业)等其他因素。
自然垄断往往依赖一定的产业网络进行;行政垄断不具备网络经济的特征,可以采取多渠道输送产品。
自然垄断产业提供的是日常生活必需品;行政垄断领域提供的物品大部分是非日常必需品。
行政垄断是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干预竞争、排斥竞争,形成人为的市场壁垒,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在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的情况下,市场竞争进入无序状态,竞争机制无法发挥作用。
行政垄断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限制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行政垄断还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效率低下,阻碍了社会整体福利提高的可能性。行政垄断行业凭借垄断优势获取巨大经济利益,导致现阶段社会分配不公。
行政垄断与经济民主背道而驰,行政垄断通过行政命令限制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剥夺了市场主体的独立人格和经济自由,破坏了经济自由和经济民主。
行政垄断由于行政权力的控制,滥用权力、权钱交易的腐败现象容易发生。企业为了获得行政垄断的保护,会进行行贿,导致官商勾结和腐败现象。
反垄断法具有双重职能,既要抑制垄断的消极因素,又要保护垄断的积极成份。
根据《反垄断法》,以下情形不适用该法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的规定:
反垄断法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垄断协议。
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其他协同行为。
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及其职责划分。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包括国家工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商务部,分别负责不同领域的反垄断执法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不享有反垄断行政执法权,但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根据需要授权相应机构进行反垄断执法工作。此外,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包括厂商数量众多、互不依存、产品存在差异、进出市场容易以及可以形成产品集团。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厂商和消费者均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但产品差异使得厂商之间存在竞争可能性。同时,行业内的厂商可以形成多个产品集团,这些团体内部产品差异较小
行政垄断行为的界定问题,指出在立法中并没有对“滥用行政权力”进行一般性界定,学者对此存在多种理解。不同的理解会影响对行政垄断行为的认定。文章还指出不当行政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认定问题,适合通过行政复议和其他软监督来实现约束和纠正。真正的民主内部监督机制
中国反垄断法对于经营者集中行为的法律规定。经营者未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集中行为将禁止实施并面临处罚。集中行为包括合并、获取控制权等,需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如果集中行为对竞争有利影响大于不利影响,或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则不会被禁止。同时,某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