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责任的内容,又称为保证债务的标的,是指保证人承担的保证债务的具体内容。根据《担保法》第6条规定,保证责任的内容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代为履行责任,即保证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承担实际履行主债务的责任。只有在保证人无法实际履行主债务时,才会转为赔偿责任,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第二种是承担债务人应该承担的赔偿责任,即保证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负有赔偿债权人因此造成的损失的责任。
根据《担保法解释》第13条规定,如果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代为履行非金钱债务,而保证人无法实际代为履行,导致债权人损失,保证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另一方面,如果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承担责任,保证人不负代债务人实际履行的责任,而只负担债务人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保证责任的范围,即保证人承担的保证债务的范围。根据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不同,保证可以分为有限保证和无限保证。
1、有限保证
有限保证是指保证人仅在约定的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明确约定了保证债务的范围,保证人只对约定范围内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然而,约定的保证债务不得超过主债务的范围。例如,当事人约定保证人仅担保主债务的本金清偿,保证人只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承担保证责任,而不负责利息清偿等。
2、无限保证
无限保证是指保证人对主债务人的全部债务承担保证责任。根据《担保法》第21条规定,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当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因此,无限保证的保证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
保证合同中约定的担保范围是有限保证还是无限保证,取决于当事人的约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保证债务的范围,但约定不得超过主债务的范围。保证人只对保证合同成立时约定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对于保证合同成立后新增的债务,保证人不负保证责任。
诉讼过程中申请人自愿解除保全措施或申请撤诉的情况,以及被申请人提供财产担保和其他应解除保全措施的情形。当申请人提出解除保全措施或撤诉并得到法院许可时,保全措施目的已不存在,法院应及时解除诉前保全。同时,法院应严格审查被申请人提供的担保,担保可以是现金
保证责任的内容和范围。保证责任内容分为代为履行责任和承担债务人赔偿责任两种。保证责任范围包括有限保证和无限保证,前者仅在约定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后者对主债务人的全部债务承担保证责任。当事人可以约定保证债务的范围,但不得超过主债务范围。
保证合同的形式要求和保证担保的当事人资格。保证人和债权人必须订立书面保证合同,保证人需具备代为清偿债务的能力,可以是法人、其他组织或公民。而某些单位如国家机关、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不得担任保证人。
涉外融资租赁项目中担保函的相关问题。担保函是担保人向出租人出具的,就承租人支付租金承担连带或一般担保责任的承诺书。《担保法》颁布后,担保责任形式得到明确规定,解决了之前存在的混乱状态。此前,关于保证形式的规定和司法实践中的判决存在混乱。《民法通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