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 > 云南省侵犯财产犯罪数额认定规定

云南省侵犯财产犯罪数额认定规定

时间:2025-09-07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91882
对于侵犯财产的数额认定问题是比较热点的问题,也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云南省关于犯罪财产的认定出台了新的规定,那么依照这些规定,侵犯财产是如何认定的呢?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云南省认定侵犯财产犯罪数额”的内容,希望接下来的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一、诈骗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结合云南省司法实践,对诈骗罪的数额与情节作如下规定:

1. 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3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2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2. 诈骗公私财物2万元以上,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有其他严重情节”:

  1. 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2. 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3. 诈骗单位、个人的生产资料或其他款物,严重影响生产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4. 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救济、移民款物的;
  5. 挥霍诈骗款物,致使诈骗款物无法归还的;
  6. 使用诈骗款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7. 诈骗行为人系累犯的;
  8. 诈骗社会弱势群体或导致严重后果的;
  9. 诈骗公私财物10万元以上,并具有上述九种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二、抢夺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结合云南省司法实践,对抢夺罪的数额与情节作如下规定:

1. 抢夺公私财物5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5000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3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2.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达不到500元,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也应追究刑事责任:

  1. 多次抢夺的;
  2. 抢夺社会弱势群体的;
  3. 因抢夺造成被害人伤害、死亡、精神失常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3.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接近“巨大”或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具有“其他严重情节”和“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1. 多次抢夺的;
  2. 在公共场所或交通工具上公然实施抢夺,造成社会公众恐慌或不安全感的;
  3. 在旅游区实施抢夺,严重影响云南旅游形象的;
  4. 抢夺社会弱势群体的;
  5. 因抢夺造成被害人伤害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三、聚众哄抢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结合云南省司法实践,对聚众哄抢罪的数额与情节作如下规定:

1. 聚众哄抢公私财物15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15000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2. 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接近“数额较大”或“数额巨大”的数额标准,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具有“其他严重情节”和“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1. 聚众哄抢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物资的;
  2. 聚众哄抢社会弱势群体的;
  3. 聚众哄抢造成被害人伤害、死亡、精神失常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4. 横行乡里、欺行霸市的流氓恶势力故意组织进行哄抢的。

四、侵占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结合云南省司法实践,对侵占罪的数额与情节作如下规定:

1. 非法侵占他人财物8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8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2. 非法侵占他人财物5万元以上,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1. 非法处置他人财物,致使被害人的财物无法追回或恢复原状的;
  2. 非法侵占他人财物,造成被害人生产或生活困难、伤害、死亡、精神失常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五、职务侵占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职务侵占罪的数额与情节作如下规定:

1. 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1万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1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2. 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及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单位财物的,依照贪污罪的数额标准定罪量刑,不适用本规定的数额标准。

六、挪用资金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挪用资金罪的数额与情节作如下规定:

1. 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使用,数额在2万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2. 前款人员挪用资金进行营利活动或非法活动的,以挪用资金1万元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数额起点。

3. 前款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个人使用,数额在15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4. 挪用资金数额较大不退还,是指因客观原因在一审宣判前不能退还的情况。

5. 前款人员挪用资金后携款潜逃或隐匿财产逃避追缴的,以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

6. 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挪用资金行为的,按刑法的规定以挪用公款罪定罪处罚。

七、敲诈勒索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敲诈勒索罪的数额与情节作如下规定:

1.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2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2.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1万元以上,并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有其他严重情节”:

  1.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多人或多次,影响极坏,使群众丧失安全感的;
  2. 敲诈勒索社会弱势群体的;
  3. 敲诈勒索造成被害人精神极度紧张或精神失常的;
  4. 动用和依靠黑恶势力进行敲诈勒索的;
  5. 其他手段凶残、后果严重的敲诈勒索行为。

八、故意毁坏财物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数额与情节作如下规定:

1.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价值4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4万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2.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根据程度的不同,分别认定为“有其他严重情节”和“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1. 故意毁坏他人的生产、生活物资,造成被害人生产停滞、生活困难的;
  2. 故意毁坏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物资,严重妨害或影响有关工作的;
  3. 行为人公然蔑视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明显带有黑恶势力性质的。

九、抢劫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抢劫罪的数额与情节作如下规定:

抢劫罪以1万元为“数额巨大”的起点。

抢劫罪的其他情节,依照刑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认定。

我国侵犯财产数额认定

根据我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侵犯财产犯罪的数额认定标准如下:

1. 盗窃罪:数额较大为1000元以上,数额巨大为1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6万元以上。

2. 诈骗罪:数额较大为3000元以上,数额巨大为5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20万元以上。

3. 抢夺罪:数额较大为1000元以上,数额巨大为1万元以上,数额特别巨大为6万元以上。

4. 聚众哄抢罪:数额较大为2000元以上,数额巨大为2万元以上。

5. 侵占罪:数额较大为1万元以上,数额巨大为10万元以上。

6. 敲诈勒索罪:数额较大为2000元以上,数额巨大为2万元以上。

7. 故意毁坏财物罪:数额较大为5000元以上,数额巨大为5万元以上。

8. 抢劫罪:数额巨大为1万元以上。

希望以上规定对您有所帮助。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贩卖毒品罪的判处标准及量刑规定

    贩卖毒品罪的法律规定和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无论数量多少,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都构成犯罪行为。量刑标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分为严重、较重和一般三种情况,并对单位犯罪和未成年人犯罪有特别规定。多次贩卖毒品将累计计算处罚。

  • 职务侵占罪的判决方式

    职务侵占罪和贪污罪的判决方式。职务侵占罪指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司财物,根据数额大小有不同判决。贪污罪则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两者都有不同的处罚规定,并涉及涉案财物的处理方式,需依法严格处理。

  • 相关司法解释

    《刑法》颁布后的一系列司法解释,其中包括关于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以及审理案件的解释。文章还涵盖了非法出版物、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保险业务等行为的相关解释,以及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和破坏森林、野生动物资源的司法解释。对于伪造、变造、买

  • 关于敦促投案通告可以网上举报吗

    关于敦促在逃人员投案自首的通告内容,其中并未明确规定是否可以在网上举报。通告内容主要包括鼓励在逃人员自首、规定自首的期限和条件、对自首人员的处罚原则,以及鼓励检举揭发和规定保密措施等。同时,强调了任何人不得为在逃人员提供便利条件帮助其逃匿,否则将依法

  • 湖北省信用卡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 绑架自己勒索家人的法律责任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