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管辖,又称合意管辖或约定管辖,是指在合同纠纷或财产权益纠纷发生之前或之后,双方当事人通过协议的方式选择解决纠纷的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第34条的规定,非涉外诉讼中的协议管辖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协议管辖仅适用于合同纠纷,当事人不得协议管辖合同以外的其他民事、经济纠纷。
协议管辖仅适用于合同纠纷的第一审案件,当事人不能通过协议方式选择管辖法院解决二审案件。
协议管辖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可以在订立合同时约定协议管辖,将协议管辖作为合同的一部分;也可以在合同订立后、诉讼发生前以书面形式约定协议管辖。即使合同被确认为无效,约定协议管辖的条款仍然有效。
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可供当事人选择的法院包括原告住所地、被告住所地、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标的物所在地的法院。这五个地点与合同具有较紧密的联系。
当事人必须做出明确且单一的选择。在协议中,当事人必须明确约定管辖法院,否则无法根据协议确定管辖法院。当事人只能在上述五个法院中选择一个,不得选择两个或更多。选择多个法院同样无法依据协议确定管辖法院。
当事人选择法院时,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在协议中,当事人只能变更第一审的地域管辖,不能变更级别管辖。当事人不得将基层法院管辖的诉讼约定由中级法院乃至高级法院管辖,否则会导致审级关系混乱。专属管辖是强制性的,当事人不得通过协议改变专属管辖。
买卖合同约定的双重法院管辖权问题。当买卖合同约定两个法院的管辖权时,任何一方都有权选择管辖权,一般先提起诉讼的法院拥有管辖权。我国民事诉讼适用协议管辖需满足一定条件,如当事人书面协议选择管辖法院,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法律依据来自《中华人
网购纠纷的管辖权确定方式。包括协议管辖和法定管辖两方面。协议管辖允许双方书面选择管辖法院,但不能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法定管辖则根据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来确定法院管辖,合同履行地可根据交货方式及是否包邮情况不同而有所变化。《支付宝争议处理规
治安案件的跨地域抓捕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进行异地抓捕。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管辖,但如果居住地公安机关更适宜管辖,也可以由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涉及特定案件的除外。公安机关在抓捕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确
管辖异议的交费问题,具体涉及管辖异议的费用金额及交纳办法。根据规定,提起管辖异议需交纳50元至100元费用,且各省可制定具体交纳标准。移送、移交的案件,预收的诉讼费用应随案移交。文章旨在明确管辖异议的诉讼费用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