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责任 > 我国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责任年龄的区别

我国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责任年龄的区别

时间:2025-09-10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5522
众所周知,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把行为人的责任年龄分为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责任年龄,这两者在法律上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只是很多人对他们的区别都不是特别的清楚,为此手心律师网小编在下文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民事责任年龄

根据我国《民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被视为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被称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而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如果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也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根据我国《民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们的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需要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们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而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被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需要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刑事责任年龄

我国刑法典第17条规定了不同的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首先,不满14周岁的人被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由于这个年龄段的人尚处于幼年时期,还没有具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因此对他们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然而,必要时可以依法责令他们的家长或监护人进行管教,或者政府可以对接近14周岁的人进行收容教养。

其次,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被视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也称为相对无刑事责任阶段。达到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别大是大非和控制自己重大行为的能力,对某些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备一定的辨认和控制能力。因此,法律要求他们对自己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负刑事责任。

最后,已满16周岁的人进入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由于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体力和智力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知识,是非观念和法制观念的增长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一般已能够根据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因此,我国刑法认定已满16周岁的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一切危害行为负担刑事责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责任年龄的区别

    我国民事责任年龄与刑事责任年龄的区别。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而刑事责任年龄则根据不满14周岁、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以及已满16周岁不同阶段的人的辨别和控制能力,对他们实施的危害社会行为负有不

  • 法院保全费用的收费标准

    法院保全费用的收费标准,包括根据申请保全措施涉及的财产数额计算和法律规定的费用计算两种标准。财产数额不超过1000元或不涉及财产数额的,每件交纳30元;超过部分按一定比例交纳,但最高不超过5000元。同时,根据不同申请事项和金额,费用标准也有所不同。

  • 先予执行裁定的申诉权

    《民诉法》中关于先予执行裁定的申诉权问题。当事人不服保全和先予执行的裁定可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裁定仍执行。法院会及时审查复议申请,如认为原裁定正确则驳回,如认为原裁定不当则会变更或撤销。

  • 被告的证据是否在法庭上出现?

    被告的证据在法庭上的存在情况,双方进行证据交换的必要性及其程序。被告有权查看原告提供的证据,法院也有责任提供复印件。证据交换是为了让双方当事人互相查看和审查对方提交的证据。同时,文章还提及了相关法律规定。

  • 离婚案件中的回避制度
  •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案件中的原告身份
  • 遗产分割前债权人如何主张债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