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监察 > 行政监察程序 > 艾滋病人的羁押问题

艾滋病人的羁押问题

时间:2025-07-08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7130
现实生活中相信很多人对艾滋病都不陌生,最近很多社会热点都与此有关。艾滋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的,那么艾滋病人犯罪,看守所会羁押吗?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艾滋病人犯罪,是否会被关押在看守所呢?目前尚无明确规定。艾滋病人的羁押措施与普通嫌疑人一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第十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第十条规定,看守所收押人犯应进行健康检查。如果有以下情形之一,不予收押:

  1. 患有精神病或者急性传染病;
  2. 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在羁押期间可能有生命危险或无法自理,但罪行极其严重且对社会有危险性的除外;
  3. 怀孕或哺乳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第十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看守所收押人犯应对其人身和携带物品进行严格检查。非日常用品应登记并代为保管,出所时要核对发还或转交监狱、劳动改造机关。违禁物品将被没收。一旦发现犯罪证据或可疑物品,应当当场制作记录,并由被羁押人签字捺指印后,送交案件主管机关处理。女性被羁押人的人身检查应由女工作人员进行。

故意传染艾滋病是否构成犯罪

故意传播艾滋病病毒给他人已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360条的规定,对于此类行为,可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相关法律条款

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第六十二条的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故意传播艾滋病的,将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条的规定,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而卖淫、嫖娼的,将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五条的规定,所谓重伤指的是以下情形之一的伤害:

  1. 使人肢体残废或毁人容貌;
  2. 使人丧失听觉、视觉或其他器官机能;
  3. 对人身健康造成重大伤害的其他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犯前款罪致人重伤,将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将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果其他法律有规定,将依照规定处理。

根据《关于办理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的规定,明知自己患有艾滋病或感染艾滋病病毒而卖淫、嫖娼的,将根据刑法第三百六十条的规定,以传播性病罪从重处罚。

如果具备以下情形之一,导致他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将被认定为刑法第九十五条第三项“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所指的“重伤”,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将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1. 明知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而卖淫、嫖娼;
  2. 明知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故意不采取防范措施与他人发生性关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派出所偏袒他方应对策略

    当派出所偏袒他方时,投诉者可以采取的应对策略。投诉者可以向当事派出所的领导投诉或向上级公安机关反映情况,并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机关将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和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 艾滋病人的羁押问题

    艾滋病人犯罪的羁押问题。艾滋病人的羁押措施与普通嫌疑人相同,但看守所收押时会进行健康检查,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故意传播艾滋病病毒给他人将承担民事和刑事责任。此外,明知自己患有艾滋病或感染艾滋病病毒而卖淫、嫖娼的,将以传播性病罪从重处罚。

  • 党内双规:程序、限制和权利

    党内双规的程序、限制和权利保障。双规是党内纪检监察机关对涉嫌违纪党员的调查措施,有明确的使用条件和限制。被双规人员在双规期间享有多项权利保障,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尊重其权益并依法办案。最终,确定被双规人员的罪与否需经过审批和判决。

  • 领导干部的含义和责任

    领导干部的含义和责任,包括其正确的权力观、权力与责任的对应关系、制度约束以及规范行为的重要性。领导干部需明确自身职责,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并确保权力与责任对等。同时,制度约束和规范行为是掌握和使用权力的关键,以避免权力私有化和滥用。文章强调了领导干部应

  • 信访人权利在信访条例中的规定
  • 银行催收员的行为是否违法
  • 如何报警处理收到恶意短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