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拆迁补偿标准 > 商铺拆迁标准与住宅补偿的区别

商铺拆迁标准与住宅补偿的区别

时间:2025-07-06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08636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商铺拆迁和住宅拆迁在补偿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商铺拆迁需要补偿停产停业损失,而住宅拆迁则不需要。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如果因征收房屋而导致被征收人搬迁,房屋征收部门应当支付搬迁费。如果选择房屋产权调换的方式,房屋征收部门在产权调换房屋交付之前,应当支付被征收人临时安置费或提供周转用房。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对于因征收房屋而导致停产停业损失的情况,补偿金额将根据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产停业期限等因素确定。具体的补偿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建设活动的监督管理。对于违反城乡规划进行建设的情况,应当依法予以处理。在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之前,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依法对征收范围内未经登记的建筑进行调查、认定和处理。对于认定为合法建筑和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应当给予补偿。对于认定为违法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不予补偿。

商铺拆迁如何争取更高的赔偿款

1、公告拆迁期间的谈话技巧

当拆迁公告发布后,拆迁人员约见被拆迁人洽谈拆迁协议时,被拆迁人应当依法提出合理主张,并耐心与其洽商。在谈话过程中,应当注意用词和气,切忌激化矛盾,避免使用类似于"没有多少钱我不搬家"的话语。

2、精心设计行政诉讼以中止行政裁决

当拆迁人声称要进行裁决或刚刚通知被拆迁户参加裁决会时(一般从提出裁决申请到裁决书下达为一个月),被拆迁户可以前往基层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一般而言,在拆迁范围内未有过半人搬迁或拆迁公告发布不久前,不宜过早提起该诉讼。通过诉讼,将拆迁人拖入泥潭,使其无法获得合法的强拆行为,因为没有行政裁决,拆迁人无法实施强拆,这被称为"釜底抽薪"。

3、诉讼期间的无权裁决

根据建设部《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第12条第2项的规定,如果被拆迁人提起关于拆迁许可证的诉讼,拆迁行政裁决应当中止进行。这样一来,就不会出现后续的合法行政强拆或司法强拆。对于被拆迁户来说,这种情况非常有利。

4、诉讼期间作出裁决的后果

如果在诉拆迁许可证一案二审未结案的情况下,拆迁主管部门仍然违法作出裁决,被拆迁人可以向最高法院申诉,该裁决将被判决为违法无效。根据这个违法无效的裁决,所有后续的司法或行政强拆裁判或决定都将被视为违法无效,被拆迁人有权请求国家赔偿。

5、及时启动第二个行政诉讼

即使法院受理后,被拆迁人的理由非常充分,绝大多数法院仍然会在最短时间内判决原告败诉。在第一个案子判决之前,被拆迁人应当及时设计第二个诉讼,目的是为了拖延时间。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城中村改造拆迁政策的法律术语解析

    城中村改造拆迁与国有土地及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拆迁的区别,重点介绍了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的项目,包括宅基地置换、临时安置费、搬迁费、地上房屋补偿款及装修款等。由于各村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补偿项目存在差异,引发了民愤。因此,建议综合制定合理补偿方案,缩小各村之

  • 江苏盐城拆迁房屋赔偿标准

    江苏盐城拆迁房屋赔偿标准和最新征地补偿标准。房屋征收补偿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搬迁和临时安置的补偿,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等。最新征地补偿标准包括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实行同地同价原则,并建立了征地补偿的动态调整机制。同时,对农用地范围进行了扩

  • 棚户区改造补偿方式及置换比例

    棚户区改造中的补偿方式和置换比例。补偿包括现金补偿和房屋置换,房屋置换的补偿方式包括重置价格补偿、土地划拨和按一定比例进行置换等。置换比例因地区而异,一般为旧房与新房面积按照1:1.5的比例置换。注意事项包括不同地方拆迁采用不同的安置房比例计算方式,

  • 建设用地审批程序及相关程序

    建设用地审批程序及相关程序,包括预审建设项目用地、立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调整、征地审批和实施以及供地等步骤。文章详细阐述了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包括预审意见出具、项目单位申请立项、规划调整条件、征地审批流程、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和实施等。全文旨在

  •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拆迁标准
  • 商用租房拆迁时的停产停业赔偿权益
  • 无证房拆迁补偿的法律要求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