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合同义务的发生和存在范围
后合同义务发生在合同消灭之后,合同消灭是合同义务解除与后合同义务开始的临界点。2、后合同义务发生在特定当事人之间
后合同义务是在缔结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的义务,为特定义务主体。3、后合同义务是诚实信用原则的扩张
作为大陆法系中合同法的最高指导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贯穿于合同履行的全过程。后合同义务是诚实信用原则在当事人合同履行中义务的扩张,要求当事人在合同履行的准备阶段、执行阶段、善后阶段等各个环节都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的规范。4、后合同义务是法定合同义务
后合同义务是法律强制缔约双方在合同履行结束后依法不得不继续履行的合同义务,不是由合同双方自行约定的义务。因此,后合同义务属于法定合同义务,违反后合同义务的行为构成违法行为而非违约行为。5、后合同义务为合同附随义务
合同附随义务是指除给付义务外,根据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随债的义务。后合同义务是合同生效前的附随义务。6、后合同义务的目的
后合同义务的目的在于维护给付效果或协助对方处理合同终止的善后事务。在合同履行完毕后的善后阶段,当事人必须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多项义务。虽然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已经消灭,但过去合同关系的存在会对当事人双方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一方当事人滥用权利,不顾另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就可能造成损害。因此,后合同义务的目的是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综上所述,后合同义务是指合同关系消灭后,缔约双方当事人依诚实信用原则依法应负有某种作为或不作为义务,以维护给付效果,或协助对方处理合同终了的善后事务的合同附随义务。我国《合同法》第九十二条对后合同义务进行了规定:“合同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合同法律师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所涉及的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包括诚信缔约义务、告知义务、保密义务以及其他先合同义务。文章详细解析了《合同法》相关规定,特别是在实践中的解释和应用,如“恶意”的界定、告知义务的特殊性和判定因素、商业秘密的保密责任等。同时,也
买卖合同的基本定义及出卖人的义务。出卖人需交付标的物并转移所有权,交付可以是直接转移占有或将向第三人请求提取标的物的权利转让给买受人。此外,出卖人还需交付与标的物相关的单证和资料。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方法依法律规定,动产依交付而转移,不动产及特别规定的
后合同义务的概念及其性质。后合同义务发生在合同消灭后,是诚实信用原则的扩张和法定合同义务,属于合同附随义务。其目的是维护给付效果或协助处理合同终了的善后事务。后合同义务包括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旨在防止缔约双方滥用权利损害彼此利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担保合同中止条件的相关内容。在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权利中止履行合同,但需要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存在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丧失商业信誉或其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之一。若无确切证据,当事人需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