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受案范围 > 行政诉讼的定义和作用

行政诉讼的定义和作用

时间:2025-07-16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12982

行政诉讼是指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被视为一种有效的诉讼方式,其活动和法律关系受到行政诉讼法的规范。行政诉讼法规定了人民法院、诉讼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诉讼活动中的法律地位和相互关系。

行政诉讼法的分类

行政诉讼法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进行理解。狭义的行政诉讼法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依据立法程序制定的具有专门、完整法律形式的行政诉讼法典,通常被称为“民告官”。广义的行政诉讼法是指凡是在内容上属于规定行政诉讼问题的法律规范,无论其形式如何均属于行政诉讼法的范围。

行政诉讼的可诉行为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1条的规定,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一) 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指国家以国家名义实施的有关国防、外交事务的行为,如对外宣战、宣布战争状态、签订国际协定等。

(二) 抽象行政行为:指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三) 内部人事管理行为:指行政机关对所属工作人员所作的任免、奖惩、调动、福利等决定。

(四) 法定终局裁决行为: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通过的法律所确定的终局裁决行为。

(五) 刑事司法行为:指公安、国家安全等机关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明确授权实施的行为。

(六) 行政调解行为与法定行政仲裁行为:指行政机关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进行调解或仲裁的行为。

(七) 不具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指行政机关作出的具有示范、建议、倡导、训导等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

(八) 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处理行为:指行政机关对当事人的申诉进行重复处理并维持原结论的行为。

(九) 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指行政行为有效成立以前的内部运作、程序性的准备行为、调查取证等事实行为。

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行为

根据立法精神和解释,以下几种行为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一) 医疗事故鉴定:当事人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向医疗机构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再次鉴定的申请。

(二) 火灾事故责任认定:当事人对火灾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申请重新认定。

(三)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认定。

(四) 劳动能力鉴定:当事人对劳动能力鉴定不服的,可以申请重新鉴定。

这些行为要么主体不是行政机关,要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因此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诉讼法中的诉讼程序

    行政诉讼法中的诉讼程序。包括一审、二审和执行阶段的内容。一审中,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复议决定不服或复议机关逾期未作决定,可在规定时间内提起诉讼。直接起诉必须在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诉讼程序包括起诉、受理、审理和裁判。二审是上级法院对下一级

  • 刑事赔偿范围及受害人权利

    刑事赔偿范围及受害人的权利问题。赔偿范围涉及行使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情形,包括错误拘留、错误逮捕、再改判无罪、刑讯逼供或暴力行为以及违法使用武器或警械等。受害人在以上情况下都有权获得相应的赔偿。

  • 行政诉讼的范围和类型

    行政诉讼的范围和类型,涵盖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对行政主体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行政行为不服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多种情况,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许可、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的确认、行政征收、行政不作为、侵犯经营权、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等方面。

  • 行政诉讼的定义和作用

    行政诉讼的定义、作用以及相关的分类和可诉行为。行政诉讼是个人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受到行政诉讼法的规范。可诉行为包括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抽象行政行为等九种情况。而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行为包括医疗事故鉴定、火灾事故责

  • 行政不作为的救济途径及方式
  • 行政案件的分类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未按规定编制审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