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规定
时间:2025-07-12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一、民诉意见的规定
根据《民诉法意见》(1992年7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528次会议讨论通过),第156条规定,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
二、证据规定的规定
根据《民诉证据规定》(2001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第34条规定,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三、法规效力的优先性
根据同级别法规时间在后的效力优先原则,《民诉证据规定》的效力优先于《民诉意见》。因此,变更诉讼请求应在举证期满前提出。然而,在实践中,《民诉证据规定》的适用存在争议,法院也对其使用较为宽松。因此,当庭变更诉讼请求也是可以接受的。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具体处理
根据上述分析,为了谨慎起见,对于变更诉讼请求,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1. 变更诉讼标的的情况
如果是变更诉讼标的(即法律关系或行为效力),应在举证期限内提出,除非被告已经认可该变更(法院一般不会干预)。
2. 变更诉讼标的额的情况
如果是变更诉讼标的额(即请求赔偿数额的变更),可以在庭审过程中提出(需补交诉费后进入审理),无需征求被告意见。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离婚诉讼判决前撤诉的效力及再起诉问题
离婚诉讼判决前撤诉的效力及再起诉问题。原告在离婚诉讼判决前撤诉后,不能立即再次起诉,但如果六个月内有新的情况或理由可以再次起诉。另外,如果存在违反法律的行为或者被告不同意撤诉的情况,法院可能不准许撤诉。
-
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及程序
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及程序,包括单方委托鉴定、双方协商确定鉴定机构和法院指定鉴定机构三种方式。同时,也介绍了最佳证据规则的概念及适用情形,以及在判断不同鉴定结论证明力大小时的考虑因素。此外,还提到了证据保全的相关内容。
-
开庭审理后是否可以申诉?
开庭审理后是否可以进行申诉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可以进行再审,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再审程序包括当事人申请再审、抗诉再审、人民法院依职权再审等情形。在再审时,法院应当要求当事人明确其再审请求,并围绕再审
-
邻居损坏院墙: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邻居损坏院墙时的法律处理方式。当事人可以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包括起诉、立案审查、排期开庭、开庭审理和宣判等环节。在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和法庭调解过程中,当事人需遵循法律程序,最终根据判决或裁定的结果履行相应的义务
-
仲裁审理的两种情况
-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
-
简易程序反诉提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