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审理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1)双方当事人共同约定书面审理;(2)在简易仲裁程序中,仲裁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而决定书面审理。
仲裁庭的决定是基于仲裁规则和双方当事人仲裁协议的授权,因此应视为双方当事人对开庭审理的事先弃权,交由仲裁庭决定适当的审理方式。在书面审理中,仲裁庭可以通过书面方式向双方当事人提出问题,当事人也可以用书面方式陈述事实和意见进行辩论。仲裁庭在给予双方当事人充分陈述意见的机会后,作出裁决书结案。
除了书面审理的特殊情况外,其他情况下案件均应进行开庭审理。仲裁庭应事先向双方当事人发出书面的开庭通知,以便当事人为参加开庭作好准备。如果一方当事人收到了开庭通知而不出席开庭审理,仲裁庭可以进行缺席审理或缺席裁决。
在开庭审理时,当事人可以委派代表人、代理人、证人、翻译人员和专家出席。代表人和代理人可以代为当事人陈述意见,证人和专家仅在就有关事实和法律问题作证时作出陈述。当事人可以要求证人在不作证时不出席开庭审理。
中国仲裁机构的仲裁庭通常采取纠问式的开庭方式。在开庭程序中,仲裁员主导进行,不偏袒或引导当事人,可以就与本案有关的任何事实和法律问题向双方当事人的出庭人员提问。仲裁员很少采用“证据发现”和“交叉询问”的方法进行仲裁程序。但如果双方当事人就开庭方式有特殊约定,包括采用辩论式而非纠问式开庭,以及采取“证据发现”和“交叉询问”的方法开庭,仲裁庭应当遵守当事人的约定。
离婚诉讼判决前撤诉的效力及再起诉问题。原告在离婚诉讼判决前撤诉后,不能立即再次起诉,但如果六个月内有新的情况或理由可以再次起诉。另外,如果存在违反法律的行为或者被告不同意撤诉的情况,法院可能不准许撤诉。
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及程序,包括单方委托鉴定、双方协商确定鉴定机构和法院指定鉴定机构三种方式。同时,也介绍了最佳证据规则的概念及适用情形,以及在判断不同鉴定结论证明力大小时的考虑因素。此外,还提到了证据保全的相关内容。
开庭审理后是否可以进行申诉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可以进行再审,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再审程序包括当事人申请再审、抗诉再审、人民法院依职权再审等情形。在再审时,法院应当要求当事人明确其再审请求,并围绕再审
邻居损坏院墙时的法律处理方式。当事人可以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包括起诉、立案审查、排期开庭、开庭审理和宣判等环节。在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和法庭调解过程中,当事人需遵循法律程序,最终根据判决或裁定的结果履行相应的义务